浅析老龄化和滞涨双重压力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11-01-10
现今,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如果超过7%将被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如果超过了14%则为老龄国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对社会保险运行的压力,是各国均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在2030年,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39年,我国将会出现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人的局面。但目前我国的整体经济状况还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未富先老,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问题。
而在缓解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所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方面,各国政府均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应该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些借鉴和启发。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不仅在历史、文化方面互相影响,国民在养老、生育等方面的态度和观念也很相似,同时两国均采用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还共同面临着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特点。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以求采他山之石达攻玉之效。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又被称之为年金制度,此制度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整个养老保险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个被称为“国民年金”,即要求20岁至60岁的,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居民必须参加;一个被称为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主要是面对企业职员和政府公务人员,这两个部分均被要求强制参加,同时通过政府来运营管理保险基金;第三个部分被称为新企业年金,这可以由企业或者个人选择加入,在这三大部分之外,还配有各种的商业保险。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日本的发展史上,曾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人均寿命普遍延长,65岁及以上人口支取养老金的年限大大超出了制度设立时的预期,同时,由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日本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养老金替代率逐步提高,导致日本政府的养老支出大幅增加,这样迫使日本政府必须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弥补养老金上扬所带来的巨大资金缺口,但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财政收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很好的维持,而今,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本政府转移支付能力明显下降,导致日本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越来越难,日本现今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债务最为严重的国家。
为应对养老金支付困局,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首先,日本政府提高了保险缴费比例,逐年增加,直至2017年,国民年金固定为每人每月1.69万日元,而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固定为年收入总额的18.3%。
其次,扩大养老金征收的范围,比如,原先可以减免的20岁以下青年学生改为在其参加就业后10年内补交保险费,65-70岁的退休人员如果继续就业就必须缴纳保险费等等。
其三,降低养老金的支付水平,尽管养老金具有很强的福利刚性,但是日本政府也不得不逐年降低向被保险者提供的保险金,比如:将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的支付额逐步降到2023年度的50.2%。
其四,推迟退休年龄,众所周知,推迟退休年龄能够多收少支,改善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即从2013-2025年间每3年退休年龄推迟1岁,从而使厚生年金的领取年龄从60岁延迟到65岁。
其五,规范养老基金的管理和运营,随着日本养老基金赤字逐年增加,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基金的管理和运营,扩大了养老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加大向资本市场直接投资的力度等模式。
从日本养老保险金政策面临的困局和日本政府所采取的解决办法来看,无非就是广开财路、节省支出,这些政策实行到现在,能否真正有效的保证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转,还有待更长时间的考量。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必须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养老保险等等社会问题的解决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当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其社会保险体系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才迫使其政府进行诸多的改革。
由此可见,给国民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应该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企业利润,提高政府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才能保证养老保险体系能够正常的运转,才能真正让养老保险起到社会的“稳定器”、“减压阀”、“安全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