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如何应对老龄化难题?
来源:天津网 发布日期:2010-10-08
不久的将来,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养老都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于9月10日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一项深刻的社会性议题,还是一个难解的世界性话题。据了解,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根据美国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
而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多数人把之归结于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我们既然享受了进步带来的高附加值,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危机,我们应以那些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为镜鉴,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当然提及如何应对老龄化,就不得不说说日前颇具争议的两个问题:
一是延长退休年龄。日前多个国家都延长了工人的退休年龄,增加他们的就业时间,以此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如法国最近正酝酿将最低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德国也已决定把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与其相比,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几十年没变,的确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目前,部分学者专家对此呼声也不小。但是在我们“国未富,民先老”的语境下,“晚退”方案会不会导致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降低社会效率等问题,同样亟待厘清。9月10日,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表示,该问题还在进行研究,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将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等。
二是放开计划生育政策。近几年来,是否应该实行更广泛的二胎政策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目前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二胎政策放宽,以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与程度,减轻未来社会养老的压力。但是笔者认为,由于当前我国抑制人口暴涨、减轻社会负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标尚未完全达成,放开二胎政策难免会使中国人口基数继续不适当地增大,反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是否放开,还需审慎地评估其正负面影响。
既然“晚退”与“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都是双刃剑,需要谨慎处理,那么,当务之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尤其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的当下,我们不光要孝敬自家老人,同样,对别家老人,也得有一份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惟其如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才能体会到何谓真正的“老有所乐”,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健康老龄化,从而使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与缓解。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我们理应从娃娃抓起,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方面大有所为,并成为世界之成功典范。
老有所养,是我们自古就设想出的一幅美好蓝图。为了早日实现这一图景,不光需要用“普及孝道”来做舟(如前文所述),还需要把“健全制度”当桨,如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完善城乡老年人服务体系、改善居家养老环境、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健全政府部门的老龄事务管理机构,同时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等,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不光实现老有所养——让老年人能颐养天年;也要实现老有所乐——让他们能享受天伦之乐。
只有舟桨合力,才能让人口老龄化问题平稳过渡,早日驶向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