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研究势在必行
作者:唐钧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日期:2010-09-25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呈现加速的趋势。最近专家学者纷纷建言,政府官员连连发话,媒体记者持续关注,使这个话题迅速升温:譬如“报告称2030年我国将成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譬如“调查称我国90%以上80后无法赡养父母”,譬如“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活着,钱没了”……不一而足。
人口老龄化,其实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弊也有利。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本身无所谓“好”或“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老龄化到来只要不掉以轻心,认真做好准备,利用人口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同时把调节社会分配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顺利度过老龄化的高峰并使社会经济发展顺势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有把握的。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当今世界上,“10亿级别”大国的人口老龄化,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而套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百万级别”及“千万级别”的国家经验来说事,恐怕是有问题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达到最高峰时人口可能会有15亿,届时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还有7亿多。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人口,足以支撑多大的经济规模?常有人拿“赡养比”说事,几个人养一个老人,这是误导。以家庭为例,家中的台柱子有没有能力挣钱才是决定其贫富的决定因素。所以,中国当前的迫切问题是教育问题,是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中国老龄化的成因之一是“少子化”。“老龄化”高峰时,儿童的比重正当低谷,总的赡养比仍然是一半对一半,没有多大变化。
中国社会人口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可以用“幸运”一词来形容。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的人口理论遭批。于是,中国人口从1964年“二普”的7亿人增加到1982年“三普”的10亿人,这就引出了改革开放初期“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的说法。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正是这“误增”的3亿人造就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和“比较优势”,这才有了连续30年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当中国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上议事日程时,劳动力人口开始减少了……“老龄化”的到来,使很多人忘记了“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忘记了中国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实际上,中国目前还有2亿劳动年龄人口不能就业或者不能充分就业;而以世界银行每天2美元的贫困标准计算,中国的贫困人口也是2亿。前者难道不是后者的直接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中国的老龄化不用操心。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做好准备,银发浪潮对中国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但是,从当前的相关制度和现行政策看,我们的确还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公众的焦虑,尤其是80后的焦虑,是有道理的,没有预期的未来会令人狂躁不安。
譬如养老保险,看似问题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国家欠了“老人”和“中人”的债。这两代人年轻力壮时赶上计划经济,创造的财富除了少许生活费以外都被国家拿去搞建设,最终形成了国有资产,他们得到的承诺是“生老病死有依靠”。现在他们步入老年,不管怎么样,国家自然应该负责他们的养老。资金不够,就应该在国有资产上打主意。但近年来的养老保险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对劳动者,想方设法让他们多交钱;对退休者,则想方设法让他们少拿钱——当下热议的“延长退休年龄”,就是要让参保人少拿5年钱,同时还要多交5年钱。
又如老年社会服务,实际问题可能比养老保险更大。政府看上去也在努力,但前些年,很多地方政府都拿财政的钱去“堆”公办养老院,要创“五星级”乃至“七星级”,然后供养百把十号人做门面。而对民办养老院,对为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却很少投入,任其自生自灭。十几年下来,始终形不成规模。
总而言之,要理性对待人口老龄化,就是要一分为二,既不要将老龄化“妖魔化”,也不能对老龄化掉以轻心——关键在于政府。中国的社会经济资源过于集中在政府手里,政府不作为,其他方面都无能为力。所以,一个对中国人口问题和老龄化问题的战略研究势在必行,还不能仅仅局限于“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