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共谋人口老龄化应对之策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0-09-14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少国家不得不共同面对的挑战。正在北京参加“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的中外专家8日在探讨应对之策时指出,各国应健全养老机制,通过多层次的“防火墙”化解养老风险,化“老年危机”为“老年红利”。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或老年型国家。据统计,目前中国老龄人口已超过1.67亿,占人口总量的12.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3亿。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说,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应通过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的自适应机制,走以“健康、参与和保障”为标志的“积极老龄化”之路,防范老年风险。
褚福灵认为,老年风险不仅仅是年龄增大带来的养老金风险,还包括因健康损害、精神衰竭、老年贫困等带来的多种系统性风险,为应对这种风险,必须走“积极老龄化”道路,一方面使老年人能够获得或维持最高可能的躯体、心理、情感和精神的良好状态,由“多病老年”向“健康老年”转变,另一方面,创造各种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使他们从受赡养者变为生产者。
在化解老年风险方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中国正在构建覆盖人人的基本养老金政策体系,但与英美国家比较,中国基本养老金政策仍显碎片化,亟待一个长期、精算、可持续的基本养老金方案。为此,应建立中央、地方、个人等多方参与的多层级养老金框架,并将其制度化。
她同时提出,要想将老龄化变“危”为“机”,在宏观经济均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和资本积累的方式提高老龄人口的人均产出,从而实现第二人口红利。如开发老龄人口的就业能力,缓慢地延迟退休年龄,鼓励企业和职工协议弹性退休。
褚福灵也认为,为应对老年风险,中国应建立老年风险的内在应变机制,例如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可以考虑采取“女先男后,小步渐进”的延长退休年龄方略,力争用几十年的时间,把退休年龄提高到一个适中的年龄段。另外,中国可以借鉴一些国家采取间接提高退休年龄的办法,如延长领取全额养老金的参保年限或工龄,减少提前退休者的养老金数额等。
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法学和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梅格行说,随着老年人的比例不断增加,在延长工作年限的基础上,中国也应该考虑如何以及何时提高养老金的起始领取年龄。
“许多欧盟国家,如意大利和匈牙利,已经采取措施提高养老金的领取年龄。”梅格行说,如果不提高养老金领取门槛,养老金成本将不断上升。许多欧盟国家都认为,最终来看,提高年龄门槛是一个比较公平的政策选择,既可降低养老金成本,同时还可增加养老金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