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养老之困靠什么突围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发布日期:2010-09-01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近日,一项调查发现,9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
凡调查都有误差,但高达9成的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仍然让人触目惊心。尽管网上汹涌的讨论中,也不乏指责80后的价值观、家庭观有些自私的论调,但显然不是主流。80后走向社会后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期望相对于他们的前辈可能要高一些,但我们仍不能简单地得出80后整体不够孝顺的结论来,当然,那些整日游手好闲只知啃老的人除外。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有一位参加工作5年的80后就说,“尽管已经参加工作很长时间,但是消费压力很大,没有任何积蓄,目前根本无法赡养父母。”这很可能是一代80后的沉重叹息。无论如何理解这种叹息,我们首先得承认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引发了老年人如何妥善地被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以80后为代表的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人口学家称之为“421”问题。这意味着,80后在赡养老人问题上负担逐步加重。如果再援引一个数据,问题可能更严峻——“35年前,中国有赡养老人能力的成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6:1,但按照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再过35年,这一比例将锐降为1:2”。也就是说,现在80后哀叹无法赡养父母,那么,将来这些老去的80后将面临一个更为可怕的问题,谁来赡养他们?
当然,这种可怕的后果是建立在单纯家庭养老的模式上的,而这种“养儿防老”的模式即便现在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国老人赡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应逐渐转向社会,即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无疑养老保险体系在我国逐步建设的社保体系中承担着最为艰巨的使命。然而,养老保险覆盖面广、成本高,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一大负担。瑞士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互为补充的三支柱模式上。长期以来,这种制度以其健全、完善和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瑞士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瑞士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金短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日本,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下台,就跟养老金问题有很大干系。而在我国,光凭征缴养老保险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养老保险支出,财政每年都必须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贴,并且这种补贴还在逐年增长。但有学者仍担忧地指出个人账户虽是1997年改革后建立的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养老金的途径,体现的是“自我积累、自我保障”的原则,“但它在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私营企业主、包括不少新参加工作的职工都不愿意为这部分账户掏钱”。
如果说私营企业主在为职工缴纳养老金问题上表现不积极“尚可理解”,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少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也不愿意为自己的养老买单呢?这里面有认识不到位的因素,有缺乏信任的因素,还有个难缠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吴要武博士解释说,按目前的缴费率,私营企业的员工(199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应缴工资的24%,“这大大超过了为满足他们将来享受的养老待遇所需要缴纳的费率”。
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呢?恐怕还得在改革收入分配上找思路,如果收入分配更趋公平合理,私营企业在监管下为劳动者缴纳到位,劳动者在现实无忧的情况下积极缴纳,国家养老金制度更加健全,再分配功能尽可能最大化,养老之困突围也许就不成其为问题,至少不会那么凸显。而这一切都要靠中国维持相当长的经济稳定增长的局面来实现,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