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观念转变促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1-07-11
养老应该“请进来”还是“走出去”?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老人晚年更喜欢和子女住在一起,生活由子女来照顾,或者把保姆、护理人员请到家里来。但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转变,“走出去”到机构养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生活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场名为“老生常谈”的论坛由乐成养老主办,以倾听老人声音、了解老人需求为主题,首次以老人为关注点,将养老的真正受益者老人和子女请入论坛,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在业内开启了“做养老服务需以老为本”的思考与探索。
--养老需求日益扩大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约1.776亿,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根据联合国划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标准,当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当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面对我国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养老应该“请进来”还是“走出去”?老人作为此次“老生常谈”论坛的主角,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原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大学院长张大安夫妇认为,现在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将来独生子女组成家庭,两个孩子要同时赡养四个老人,压力是很大的,所以现在探讨如何更合理地规划养老问题非常必要。他们表示,自己愿意到专业养老机构安度晚年,既可以给子女减轻负担,也可以避免自己长期独居在家陷入孤独。
--如何看待养老产业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走出去”养老被越来越多的老人所接受,也切实地成为他们的养老需求。但目前我国养老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养老院的照管功能比较强,而服务老人的意识较弱,这也是很多老人拒绝到养老院养老的主要原因。
在此次论坛中,许多专家学者就如何看待养老产业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老年学学会社会学研究员陶立群指出,现阶段,养老是我国的一个朝阳产业,应重点发展养老护理设施,尤其应关注80岁以后需要卧床的、患有老年痴呆的、行动失能的老人。养老机构要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气氛和温馨。与此同时,政府也应作为一个窗口,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提高。
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峻松认为,养老机构应注重品牌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乐成养老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中国养老市场并从事专业养老服务投资的民营企业之一,早在2006年就已经进入到养老行业,率先开始了对国内外先进养老经验的考察与研究,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从餐饮、医疗、生活照护、活动规划、健康管理等多个层面,为老人创造七星品质的老年生活体验。
华龄国际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肖才伟也提出,现在主要的养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居家养老,一种就是机构养老,而机构养老还分为老人社区、老年公寓、护理院和临终关怀医院。发展这些养老机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使是对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年人,也应让他们在晚年能够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
--养老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中国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让养老问题逐渐受到各方关注。然而,目前中国的养老事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何真正切实满足老人的需求将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核心。
在“老生常谈”这一开放式的论坛上,老人和子女们畅所欲言,对养老机构很多具体的运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和顾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是当下众多老人和子女关注的重点。国家职业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玲莉女士指出,新兴的养老机构应和教育机构密切合作,提高养老人员的素质。养老服务需要一个社会氛围,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老人的生活情绪,而护理人员良好的业务能力也是对老人保持健康的一个保证。
乐成养老营销总经理高峰介绍,“老生常谈”论坛今后将成为一个长期的、开放的论坛,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汇聚更多老人和子女的真实声音,让更多关注养老的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共同探索与尝试养老服务领域的新模式,为更多老人和家庭提供后顾无忧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