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协老年住区委员会成立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日期:2011-11-21
日前,在天津武清举行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成立仪式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指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转型期,发展养老地产正当其时。”
“老年住区委员会可以说是应时而生。”宋春华要求老年住区委员会与相关部门、机构、社团密切配合,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共同搞好调查研究,做好示范性项目建设,推动养老地产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老龄化加速的大趋势中,这标志着房地产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行业协会的支持平台上创造养老地产发展的新格局。
不存在路径依赖
“中国的老龄化不同于西方,包括日本的老龄化,不存在路径依赖问题。”宋春华总结了中国老龄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并指出我国发展养老地产迫在眉睫:
第一,人口基数大,城镇化率快速增长,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红利”现象渐渐隐去,养老压力在加大,老年问题十分突出。
第二,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还不富裕,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第三,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快,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空巢老人增多,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
第四,民政福利养老机构量少质差,社会养老机构尚未完全建立和健全,市场化养老服务能力缺口很大。
第五,面对迅速扩大的养老压力,在理论、政策、制度、机制、示范和推进等诸多方面缺乏准备,甚至缺乏必要的准备。
从供需对接着手我国养老服务供应压力巨大。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另一方面,到2010年末,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9904个,床位314.9万张,收养老年人242.6万人。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4344万人。
国务院8月17日常务会议预期,“十二五”时期,中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人,老年人口比重将迅速升至16%。
宋春华提出,养老地产必须更快发展,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研究养老服务和老年住宅的契合点,并促使其实现对接。
首先,针对自理型养老(居家养老照料),可以利用普通住宅、普通住区实现分散式的居家养老,关键是其规划设计应该适老化。
其次,对于介助型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可以在普通住区里建设老年公寓,辅以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利用混合设计提供养老服务。
最后,介护型养老(长期照料服务)需要全面的帮助和护理服务,应该由专业性更强的养老机构提供,包括民政福利养老机构,更多的应该是市场化的社会养老机构。
专业支持,促进创新
“养老地产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要做好市场调查,搞好规划设计,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行为特点,设计和开发出新的系列的产品和设施,以便为养老提供优质服务。”宋春华强调,促进养老地产发展,要发挥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运行机制,除了搞好老龄事业规划以外,更要注重加快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改革和创新;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社区和老年住宅的开发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更多地进入养老事业。
据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老年住区委员会重点开展基础性工作:借鉴境外开发建设老年住区的标准、规范和经验,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老年住区的建设标准,提供优秀的设计图集和技术支持;运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及各方面资源,推动新建老年住区的市场推广,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区和代替新型住宅,鼓励家庭成员和老年人共同生活,同时对既有老年住区的项目改造完善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技术支持;会同老龄委和有关单位,争取信贷、投资、税费、土地、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完善老年住区的制度建设,促进老年住区等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在以房养老、异地养老、房屋置换等方面的经验,探索以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合理配置与价值转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房产合理流通;采取多种方式促进行业交流和学习。
养老地产的重要发展机遇已经到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老年住区委员会主任朱中一指出,养老地产也不能忽略“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的问题。(时国珍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