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书:加快城乡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统筹发展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2-02-24
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长陈传书
很高兴出席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2012年年会,共同探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与会同志都是中国社会保障学术界的精英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我抱定请教学习的态度,就“健全制度 完善机制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统筹发展”谈几点认识。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与社会慈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1年底,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全国,当年各级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效保障了 81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5%;城乡医疗救助惠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6%;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3%;临时救助制度已在25个省份建立。中央财政全年下拨优抚安置经费504亿元,以15%至20%的增长幅度调整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惠及596万人;60岁以上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开始纳入国家定期补助范围,目前惠及300多万人;全年接收军休干部1.4万人、伤病残退役军人1万余人。孤儿保障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绝大多数地方确定了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的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惠及65.5万人;高龄老人津(补)贴制度在15个省份全面建立,惠及900万人;福利彩票发行1200多亿元,筹集公益金350多亿元,全部用于社会保障事业。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和矛盾突发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充分发挥社会福利制度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面向未来,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面临家庭和单位福利功能的不断弱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快速老龄化、社会福利观念深刻转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制度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等制度衔接不够紧密,尤其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压力。总体看,我国社会福利事业不仅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广大居民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也影响到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定位。迫切要求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加快城乡社会福利事业统筹发展。
首先,要健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我国现行社会福利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过去主要为生活无着的孤老残幼提供收容性的社会供养福利。近些年社会福利事业有较大发展,但制度覆盖面比较窄的矛盾虽未得到根本改变。突出表现在养老服务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的矛盾相伴随,独生子女家庭已经累积了一亿多户、老年家庭空巢率已达50%,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健全面向公众、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完善以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在切实保障孤老、孤儿、孤残人员基本权益的同时,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服务。具体到制度建设而言,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整合,打破当前社会福利制度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人群分割状态。二是要切实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梯次保障结构,促进各相关政策措施在保障对象、保障政策、保障标准、保障资金、服务管理网络等环节的互联、互动、互补,形成整体推进合力。
其次,要健全多元化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机制。按照社会福利社会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妥善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社会福利事业的公益性。积极培育多元化的社会福利供给主体,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合资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竞争性的运行机制,促进有序竞争格局的形成,真正体现市场配置资源、价值规律调节、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改革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积极推进法人治理、经营者聘任、员工聘用、服务功能承包或公建民营,增强公办社会福利机构自身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加强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扶持发展和监督管理。
第三,科学推动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协调发展。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着力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夯实社会福利事业的基础。推动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福利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实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高孤老供养标准,加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救助制度,按照社会福利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着力发展居家服务、老年公寓服务、老年社区服务、老年机构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努力推动供养服务向护理服务的转型,实现老年社会福利事业跨越式发展。通过完善救助、社区康复、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职工、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制度等多种方式,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福利待遇。落实好孤儿生活、教育、医疗,成年后就业、住房等各方面的保障政策,拓展儿童福利对象,充实儿童福利内容,实现从孤儿救助到关注困境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制度性转变。按照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各项投入,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之路,促进城乡社会福利事业的统筹发展,协调并进。
以上发言,谨供与会同志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最后祝“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2012年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本文为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长陈传书2月11日在社保30人论坛2012年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