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协会动态 --> 阅读

“十二五”:冲破中国发展瓶颈的关键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0-10-19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8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5年将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全会提出了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着“十二五”时期中国的改革攻坚步伐将明显加快向纵深推进。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全会公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仅是字面的改变。

    他指出,原来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至少扩大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3个方面。

   在需求结构转变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供给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增长,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要素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全会还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

    他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改革开放30年中逐步形成的,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次转移,中国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

    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内外需发展不平衡、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过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支撑力量,资源环境压力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报提出,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十二五”期间在外贸与外经方面的转变将主要包括4个方面:第一,在引进来方面,由过去的资本、智力引进深化至管理制度的引进,进一步与国际通行规范接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第二,在走出去方面,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方面的对外投资为主,转变为把全球的生产、人才、资源、物流等优质的要素全方位嫁接到中国的产品价值链中,进一步建立区域和全球的贸易生产体系。

    第三,在进口方面,将进一步发挥进口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第四,在出口方面,将从低端产品为主进入到中高端产品为主,由低端工序方面的代工为主转向以自主设计、生产、研发、营销为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源于经济领域,但其所具有的重大关联和重大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领域,对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等其他领域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

    根据全会的精神部署,“十二五”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必须通过其他领域一系列改革的实现来推动整个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说,可以看出中国对改革加强了综合配套,改革将不再是某一个方面的改革,而是各领域齐头并进的全面性的改革。

    中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还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个很大的制约。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表示,全会提出的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他认为,调整创新社会结构、改革社会体制、加强社会管理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和贫富差别,可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说,“‘十二五’规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强国’和‘富民’结合为一体,解决好‘藏富于民’的问题,它是‘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吴忠民认为劳动关系的稳定是未来中国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扩大劳动关系覆盖面、理顺劳动关系将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说,以前中国更多强调经济建设,现在公众除了衣食住行外,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且,文化产业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巨大发展空间。五中全会的精神顺应了这种需求。

    中国的发展要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就必须整体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这需要中国共产党具备更高的执政能力和更高的执政水平。制订“十二五”规划也正是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体现。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认为,中国成功地化解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为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现实体现,党的领导也将是实现“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十年磨一剑 助…
 上海及长三角军休干部医养融合、智慧养老…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生态康养产业规划服务工…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文艺和体育工作委员会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一行赴…
 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