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识聚力共推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日期:2013-11-05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梦:老龄事业发展议程”。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与会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等发表演讲。
顾秀莲在致辞中说,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峰值高、发展不均衡,更为突出的是,我国是在经济社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老龄问题的经济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着提高亿万老龄人生活水平和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
顾秀莲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带有全球性、综合性、系统性的重要社会工程,需要党政部门、科研机关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需要在思想理论、法律政策、物质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加强探索、加快完善、加快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
李伟在演讲中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既要认真总结学习国际经验,也要充分立足我国国情,发挥我国特有的文化和体制优势,探寻行之有效的道路。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尊老重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其次,切实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以及就业等相关领域的政策措施;第三,动员全社会力量,转变观念,实现幸福和谐老龄化。
李立国发表演讲时说,人口老龄化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要统筹考虑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扩大养老服务产业在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完善政策措施,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
针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在演讲中称,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老龄化应该双轮驱动,一方面要靠老龄事业,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完善的养老保障结构应该是多支柱的,光靠养老金来养老这一根支柱是不够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演讲中认为,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挑战和机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固然严峻,需要我们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但它也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财富持续增加、各种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中国不仅能够养活日渐增多的老年人,而且会让全国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生活得越来越好。
上午的主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竣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勇主持。当日下午,还同时举办了两场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养老服务与产业创新”和“养老保障与国民健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综合部主任王庆,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总编辑许宝健主持了各环节的研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韩竣张来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泰康人寿副总裁、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汇利基金董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孟晓苏,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如新大中华区域总裁范家辉等30余位政、学、商界权威人士在论坛上围绕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现状、战略选择、养老保障、国民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世锦在分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我国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以消费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服务业比重较大,到了更多地依靠内需、依靠创新和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养老产业属于服务业,促进养老产业的创新,可以考虑创造有利于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养老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在分论坛上,韩俊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民共享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一是普惠,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能够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二是均等,全国范围内不同养老保障标准待遇差距逐步缩校我们的养老保障,第一要兜底线,第二要保基本,但是下一步更重要的是促公平。最终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形成城乡一体制度框架,让社会保险权益在城乡之间顺畅地转移接续。
张来明在分论坛上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应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基本之策。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把握实际,包括现实条件、客观需要、实践经验等要素,搞好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本次论坛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全国老龄办综合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中国老龄产业协会金融涉老服务发展委员会联合承办。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经济学界、企业界和新闻媒体的代表300多人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