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龄化中国画幅“科学素描”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3-09-09
当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大二学生翟珮云拖着半人多高的拉杆箱,来到陕西省略阳县一个毫不起眼的村庄时,她其实和其他550位大学生一起,正在为一个1.85亿人的庞大群体画一幅“科学素描”。
“科学素描”
这张“科学素描”的素材来自一个名叫“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项目。从7月1日起,这些大学生来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对分布在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的大约17708名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他们用提问的方式,为这个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画像”。在至少3小时的面对面交流中,他们得到的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家庭资产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甚至和子女的关系等。为了能够了解人们如何变老,项目组选取了45岁作为年龄界限,而非常见的60岁。
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预计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为34%。“欧洲用了80年的时间完成类似过程,在中国这一时间却缩短至20到30年。”美国兰德公司中国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史密斯总结。
“甜蜜的负担”
当这幅“科学素描”渐渐浮出纸面,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出现了: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近1/4的老年人生活贫困,40%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患有高血压。
“虽然大家寿命长了并不是坏事,是‘甜蜜的负担’,但毕竟也是负担。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的负担非常重。”项目执行主管孔涛说。美国《科学》杂志则对这一幅“科学素描”评论道,“在中国已经极大地扩大了医疗覆盖率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依然令人担忧”。
在试图绘制这幅“科学素描”时,中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让这群20岁出头的大学生印象很深。如今还在甘肃进行调查的许霖生记得,他到过一个住在半山腰的家庭,在进行认知和抑郁测试时,女主人平静地告诉他“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这让他十分惊讶,因为相比旁边的土坯房,这个住在刚翻新的房子里的人家“生活条件不错”。
在大连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贾树华看来,这样的回答并不奇怪。据她介绍,相比于我国10万分之23的年平均自杀率,老人的年自杀率达到10万分之86。花了13年的时间在大连庄河农村进行自杀死亡系列研究的贾树华发现,与老人自杀紧密相连的,正是“抑郁”这个无形的凶手。
贾树华还发现,比抑郁症状更令人担忧的,是对心理状态的漠不关心。她访问过一个抑郁症患者,不知道什么是郁闷和忧愁,“就是躺在床上不想动,都仨月了”。
“如果稍微有点相关知识,吃一点抗抑郁的药,老人只要能下床走动,看到院子里种的菜,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贾树华感慨道。她说,如果不进行治疗,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很危险。
一个个故事
这幅“科学素描”的背后,是一个个孤苦老人的故事。让翟珮云难以忘记的是,在甘肃省泾川县的一个村子,一位居住在“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的土坯房里的老人,儿子新盖的砖瓦房就在旁边。当老人坐在院子里接受访问时,“儿媳妇走过时都不看他一眼”。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老人弯腰背柴的模样,而据老人讲述,他还要照料一亩菜地。
实际上,当面对问卷中的一道“准备什么时候停止工作”的问题时,大多数农村老人会选择“一直做下去”。就在许霖生目前呆的村子里,他的任务清单上尚未完成的一项就是一份死亡问卷——针对项目样本库中已死亡的中老年人,访员记录其情况的问卷——问卷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在田里干活时突发脑梗死亡的男人。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如果不干活就会拖累儿女。一位在江苏访问的学生曾遇到一位因风湿病而手脚变形、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不能解决这位老人的生活困难”,每个月四五千元的医疗费用基本要靠两个已经出嫁的女儿承担。
当访问涉及老人的病痛时,老人指着墙上依然挂着的奖状向访员哭诉,“我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是大队里面的生产标兵!现在不行啊,废了,废了啊!”
“在GDP相对发达的江苏农村仍然有这样的养老问题,放眼全国,养老问题正在困扰着的家庭怕是难以估计。”这位本科学生说。
在一个经济学家的眼中,让老人活得更健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比如提高新农保的标准,看起来是个好事儿,但是要先弄清子女是不是会因此不给老人钱了,否则老人的生活实际没有改善。”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耀辉教授说。
为了鼓励更多人研究中国养老的问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选择了免费公开所有数据。截至目前,已经有4502人申请使用这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