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未来将老无所依?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9-12-26
当你老了,悠闲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喂鸽子;在阳光明媚的海滩上散步;在自家的花园里喝下午茶,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这是许多德国人畅想中的退休生活。然而,事实上德国现在的养老制度并不一定能保障老人们今后有足够的养老金。
一方面,德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新生儿的出生率却一直下滑,目前是平均两个年轻人的养老金供养一个退休人员。德国的中流砥柱是1964/65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但在短短十年内,这批人就会退休。到那时候供养比例就会倒挂,平均一个年轻人却要支付两个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另一方面,许多老人除了养老金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而纳税后的实际养老金收入支付不起基本的生活开销和养老机构的费用,成为所谓的“老年贫困人口”。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德国政府终于坐不住了,今年颁布了两项新政策。一是从2019年开始,德国的妈妈们可以去领取所谓的“母亲养老金”,这是对因为生育而损失养老金的弥补。二是就是否引入基本养老金问题,德国执政党内部经过数月的激烈辩论,终于达成了一致。从2021年1月开始,低收入的老年弱势人群将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欧盟最“老”的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接近1500万
·年轻人对公共养老金池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少
·每五个退休老人就有一个将受到贫困的威胁
在欧盟成员中,德国应该算是最“老”的国家之一,甚至在全球来看,德国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峻。德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7.9%,这意味着拥有8200万人口的德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就已接近1500万。据德国统计局预测,到2060年这一比例还将翻一倍,增至34%。另外,当前的医疗和养老机构也面临专业护理人员紧缺等诸多挑战。贝塔斯曼的研究显示,德国现在缺乏3万名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才,到2030年缺口将扩大到50万。
与此同时,德国养老金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年轻一代为老一代的养老金“买单”,而这一代年轻人今后的养老金则由他们的下一代支付,但这一原则奏效的前提是国家人口分布成“正金字塔形”的比例,也就是说年轻人要远远多于老龄人口。
然而,德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中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多,预期寿命平均每年增加约十周,而出生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选择接受德国的高等教育,一般在26岁左右才毕业。这导致青年一代参加工作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为公共的养老金池做出的贡献也因此越来越少。
老年贫困人口也是德国目前须面对的重要社会问题。每月净收入少于905欧元的任何人都被视为贫困者,目前大概有16.8%的退休人员的净收入在规定的贫困线以下。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研究预测:到2039年,老年贫困人口比例将上升到21.6%。这就是说,每五个退休老人就有一个将受到贫困的威胁。
新一轮德国养老金改革今年启动
·母亲养老金将使700万母亲受益
·低收入老年弱势人群2021年将领取基本养老金,额度比社会保障金高出10%
·邻居挪威摸索出相对成功的全民养老计划
德国虽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为国民提供了全面保障,但是在养老金改革领域,德国显得非常传统和保守。为解决养老金支付体系的入不敷出、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社会公平分配等诸多问题,德国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东西德统一后,联邦政府曾试图通过法定养老金制度中的失业养老保险作为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器,让部分失业人员提前退休,然而反倒加剧了养老体系的负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01年5月份,德国通过了以时任德国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里斯特的名字命名的养老金改革法案,正式开启了德国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
里斯特养老金是一种国家支持的补贴养老金合同,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尤其对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有利,它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来扶持纳税人。该保险要求投保人每年至少有4%的年收入投入养老保险,国家给予的补贴部分为每人每年154欧元。有孩子的家庭,每个孩子每年的补贴为185欧元或300欧元(2008年后出生)。25岁以下的参保人另外得到最多300欧元的一次性特殊奖励。投入的保费可以申报减税,抵税的私人投保额加上国家补贴最高为2100欧元。
里斯特保险在实行一段时间后,很多弊端也暴露出来:首先,管理费用过高,里斯特养老保险所在银行和保险机构会收取管理费和各种其他费用。如果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最终很糟,不足以弥补他们的费用,那么国家补贴的利润率就会被扣除一些。其次,收益率过低,保障力度不足。虽然里斯特养老保险产品的设置初衷是多机构参与、多产品发行,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保险合约占总规模的2/3。而保险公司所收取的保费过高,以及保险产品收益率过低,导致养老金实际参与者能得到的回报率很低。另外,如果中途退保,国家补贴的部分就一分都没有,而且以后储户需要为里斯特养老金收入缴纳税款。
2019年初,新一轮德国养老金改革再次启动,引入了母亲养老金、残疾养老金和对低收入人群的各种特殊政策。毫无疑问,政府的意图是补贴社会弱势人口和调控社会公平分配问题。所谓的母亲养老金,就是所有在1992年之前生过孩子的母亲在养老金账户上都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助,每个孩子每月的养老金会增加约16欧元。这一政策将使700万母亲受益。
最近,德国政府决定从2021年1月开始,引入基本养老金。受益人群为交了至少35年养老保险但仍难以靠其收入维持最低生活的老人。基本养老金的额度将比社会保障金(也称为社会救济金)高出1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保险专家建议德国政府向美国和挪威学习,为国民提供更多的选择。
401(k)退休福利法案是美国政府于1981年实行的一种养老金账户计划,只适用于私人公司的雇员。当员工将部分薪水投入401(k)账户时,企业或雇主往往也会按比例配送一定金额给员工,雇员可自愿选择是否参与。雇员自己决定投资的组合,可以是股票、基金或者债券的多样组合。如果雇员在退休前提取出该账户内的金额要交付罚金,但在退休后提领则可享受税收优惠。
当德国仍在探讨如何节省养老金,邻居挪威已经摸索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全民养老计划。挪威养老基金由两部分组成:政府石油基金和国家保险计划基金,该养老基金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挪威石油公司的利润。该基金的管理比较透明,每一个人都能在官方网站上查到历年的财务报表、投资收益和净资产浮动。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挪威养老基金的资产总值达8256亿挪威克朗,约合8280亿欧元,名列世界国家基金排行榜第一。挪威的总人口大约1000万,以人均资产来计算,每个居民在该基金中拥有大约8万欧元。
无需养儿防老 养老机构兜底
·养老院收费不菲,许多德国老人考虑去东欧国家养老
·养老护理费用首先由养老金和私人储蓄支付,最后才是儿女履行赡养义务
·政府出手救场,为需要照顾父母的成年子女减免经济义务
养儿防老这一概念在德国是完全陌生的。按照德式思维,孩子的出生是父母心甘情愿的选择,所以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出生和教育负责,有义务供他长大成人。而孩子对父母却没有养老送终的义务,除非父母自己已无力承担养老费用。德国老人一般选择独居或者去养老机构,一方面不想打扰子女的生活,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圈子和作息习惯。当然,这不等于德国人的家庭亲情淡漠,子女完全不顾老人。
简而言之,德国的养老模式可分为:专门的养老机构,居家专人护理和社区式互助养老三种不同类型。德国养老机构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和临终关怀医院。据统计,目前8200多万人口的德国共有11488家养老机构。在所有的养老机构中,3.6%为社区养老院,47.9%为私人养老院,公立或慈善组织所办的养老院占48.5%。私人养老院设施最好,护理水平高,但收费也最贵,如果老人完全不能自理,费用可达每月上万欧元,这是一般德国家庭所承担不起的。公立养老院收费最低不超过3000欧元每月,接纳的主要是低收入阶层,并按照德国专门的护理保险法的最基本要求,提供标准服务。
笔者在德国经常拜访一对没有子女的德国老夫妇。一个周末,这对夫妇带笔者去一个私立养老院看望男方92岁高龄的妈妈。养老院在郊区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每个人有独立的5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和一个阳台,布置得有些像宾馆,一张床,大衣柜,写字台,茶几和两把椅子。床可以调节高度,旁边有紧急呼叫的按钮。他们告诉我,养老院每月的费用约为5000欧元,这笔费用首先由养老金支付。如果老人的养老金不足以支付这笔昂贵的费用,必须用存款弥补不足,存款花光了就要变卖有价资产,比如证券、汽车、房产。直到所有财产都花完了才轮到子女尽义务,子女必须承担养老金之外的一切养老开销。
“如果像你们一样没有子女怎么办?”我问道。“那国家就只好承担起这部分费用,发放养老补贴。”
另外,也有许多低收入家庭,父母不希望给子女增添负担而选择去东欧像波兰或捷克这样物价便宜的国家养老。在德国网上输入关键词“养老院”,立刻会看到很多关于去东欧养老院的广告和价格比较。
2019年11月,德国联邦委员会向联邦政府提出了为需要照顾父母的成年子女减免经济义务的建议。联邦政府即将出台的新法案规定,子女只有在年收入超过100000欧元的情况下,才须履行为无能力支付养老护理费用的父母提供经济援助的义务。政府这一举措无疑是为年轻一代减轻财务负担。
德国人一般到了70多岁才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事实上,去养老院安度余生的老人只占75岁以上人口的33%左右。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也就是老年人自己在家中居住,靠养老金和存款度日。他们依旧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每天有护工或志愿者提供上门送餐护理服务。德国的专业护理费用非常昂贵,例如全天候护理服务,每月需要大约1万欧元。所以,很多家庭会选择请一个相对便宜的东欧保姆,在家里陪伴看护,保姆每月的工资一般在2000欧元左右。
第三种形式是“社区养老”,这种养老方式居于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之间。老人从自己的房子里搬出来,搬入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社区公寓中。所有的房间都方便轮椅出行,另附加许多为老人专门提供的服务,如康复中心等。社区养老的好处是,老人不脱离社区的人际关系,社区内的老年人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
年轻一代对养老计划“漠不关心”
·年轻一代要为支付养老金作出高昂“贡献”
·17至27岁的年轻人,只有38%私下考虑过晚年生活
·年轻人应加强理财能力,提前规划退休生活
养老金问题已经成为德国的一颗“定时炸弹”,现在的年轻人很可能干了一辈子,养老金都不够生活开支。2007年,德国政府出台退休年龄法,规定在2012年到2029年期间参加工作的职员,退休年龄从65岁调整至67岁。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关乎于生存质量的问题。联邦政府的养老政策将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能赚多少钱,是否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每一天的退休生活。当前的养老金体系的弊端是联邦政府收多少就花多少,把每年纳税人上缴的养老金收入全部用于养老金支出,没有任何的预留储蓄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德国年轻一代要为支付养老金作出高昂的“贡献”。
2016年,德国代表多个产业工人的德国金属业工会和德国金属电气总工会对青年人进行了退休政策访问调查。社会科学家克劳斯·赫雷尔曼是这次民意调查的研究员。他深入采访了17至27岁年龄段的德国青年,发现年轻人对这个问题并不关心,对未来的养老计划表现得甚至有些冷漠。
这位社会科学家每三年都会与受访者进行面谈,询问他们对于养老金的想法。赫雷尔曼的最新研究显示,在17至27岁的年轻人中,只有38%的人私下考虑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年轻人之所以没有强烈反对现行的养老金政策主要是,一方面这是很抽象的问题,就像全球变暖一样,摸不着也看不见,所以很多人都抱有宿命论的态度。另一方面,德国就业市场一片繁荣,这让年轻一代感到安全和乐观。他们认为,在一个总体繁荣稳定的系统中,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改变政策的行动。
“这是将来的事情,所以我可以在20年内解决它。”20岁的玛丽说。“如果现在我不得不担心养老金,我觉得一只脚就已经站在坟墓里了。”
经济系学生阿塔尔说:“我没有提前那么早计划的习惯,我希望以后国家的养老金会足够用。”
法律系学生帕特里夏相信将来当律师,自己会赚到足够的钱,对未来可以放心展望。她说:“律师都有自己独立的基金组织管理运营养老金,应该有足够的钱。”
同样是法律系的费利克斯则已经开始担忧德国的老年贫困问题。与大多数同学不同,他甚至投资了私人退休计划。但是,他对未来并不寄予厚望。“当今利率已经很低了,我认为私人养老金也不一定有未来。在经济危机之后,大家对带有风险的投资都非常谨慎。如果我现在把钱给私人基金,谁能告诉我,从现在起40年后我会得到什么保障?许多年轻人都持此观点,所以索性不做任何养老投资计划,而是倾向于将钱花在娱乐和教育上。”
根据赫雷尔曼的研究,并不是每个受到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有处理自己财务、长远计划并定向投资的能力。教育不光要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加强年轻人的理财能力。赫雷尔曼呼吁政府和社会要更明确地告诉年轻的纳税人,德国养老金保险不只是国家的责任,也同样是每个人自己的义务。年轻人不要寄希望于可持续的国家养老金政策,而应该更好地从长计议自己的退休生活。
德国养老金体系的三大支柱
“德国的养老金是100%有保障的事情!” 1986年,当时的联邦劳工部长诺伯特·布吕姆在国民面前夸下了这句海口。如今,这句当年的许诺不再那么可信,制度上的一些缺陷却日益明显。对于每一位即将退休的前雇员来说,他们虽然获得了终身领取国家法定养老金的资格,但是粥少僧多,所以拿到手里的现金比以前要少得多。而且,这笔养老金还要交额外的个人所得税。
在这种情况下,单单依靠国家养老金远远不够。除了国家法定养老金保险以外,还有两种选择:企业养老金计划和私人收益与储蓄,它们共同构成了德国养老金体系的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法定养老金保险是核心
德国法定养老金保险是养老金计划的核心。它是由所有在职雇员支付的养老金来组成的一个公共资金池。这笔费用直接从工资中扣除,雇主和雇员各自承担一半的金额。截至2018年,个人收入中大约18.6%被扣除作为养老金。然而,对于所谓的临时性工作或者每月收入低于等于450欧元的低薪工人,其雇主为其支付15%的养老金,低薪工人则只需交付剩余的3.6%。
法定养老金保险的另一收入来源是联邦政府的预算补贴。政府对公共养老金池子的补贴直接受到德国经济运行波动的影响,因此联邦政府会在必要时对交纳的比例进行调整。这就是为什么雇员每年需要支付的养老金额度可能不一样,有时多,有时少。
除了法定养老金,不同的抚养费用也是从这个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池子里支出。这些包括:
为工作能力低下或有障碍的人提供的残疾养恤金;
寡妇,鳏夫和孤儿领取的养恤金;
在孩子三岁前,因为照顾孩子没有收入的父母。
第二支柱:企业养老金计划是补充
如果法定养老金太少,不足以支付今后的生活开销,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补充。在德国,一个重要的补充渠道是企业自愿为雇员提供的职业养老金计划。换句话说,企业通过直接为雇员投保或者提供优惠的养老保险项目来增加今后养老金的额度。
企业养老金的优势是,对于企业或者个人要缴纳的养老金部分有税费减免政策。如果从税前工资中扣除的养老金部分不超过当前每月520欧元(或每年6240欧元),则不再额外征收个税。
此外,一些企业还为雇员提供定向的养老金理财服务,帮助员工管理积蓄。企业养老金的一个不足之处是,退休后所获得的所有养老收入,不管是法定养老金还是企业养老金,今后都必须缴个人所得税。
第三支柱:私人收益和储蓄
现金外汇、不动产租金收益、继承的遗产、私人参保的养老保险、不同类型的人寿保险或股票,这些都属于私人收益和储蓄的范畴。
私人的养老投入没有国家特殊政策的支持,甚至有些投资理财收益还要给国家额外缴纳税款,比如来自股息的利润。当然,每个纳税的公民都有统一的基本收入免税额度,2019年是9168欧元每人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