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旗:区域性中心养老院模式受关注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发布日期:2011-08-01
2006年,阿荣旗民政局打破了农村敬老院原始布局,探索建立了新的建管模式——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这个在全区尚属首创的重大探索,使全旗的敬老、养老工 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到目前,全旗403名集中供养对象告别了昔日的漏屋冷炕,住进了花园洋房式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安享晚年。阿荣旗区域性中心养老院的发 展模式受到了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关注,8月9日,全区福利设施建设现场会将在阿荣旗召开。
盛夏,记者走进该旗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幽雅安静的院子里,院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纳凉、说笑,怡然自得;两个老人在边侧的菜园子里整理着爬蔓的豆角和黄瓜,看上去,那么自然、和谐,宛如一幅美好生活画卷……
阿荣旗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于2003年7月,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为2682平方米,附属建筑为300平方米,现有职工33人,托养 人员152人。阿荣旗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隶属民政局,与旗救助管理站合署办公,是集“光荣院、孤儿院、福利院”为一体的社会福利综合服务机构,配套设施齐 全,居住环境优雅,承担着那吉镇内“三无”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孤儿、社会自费托养人员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今年79岁高龄的张振林老人参 加过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斗,见到记者,他主动走上前来,笑呵呵地说:“我没想到啊,老了老了,还能住到这么好的公寓里,不仅吃住都不花钱,还能看电视、 打扑克牌,闷了还有人唠嗑,这就是我的幸福晚年!”
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基础,管理和服务是确保敬老院健康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大力发展院办经济,是敬老院发展壮大的有益补充。于是,该旗采 取科学规划,加强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供养能力由此大幅提高。乡镇机构改革前,阿荣旗共有敬老院15所,每个乡镇1所,普遍存在建设时间早、规模小、供养 设施简陋、居住环境差等问题。机构改革后,个别乡镇有2至3所敬老院,布局分散、管理成本高、供养水平低的矛盾进一步显现。针对这些问题,该旗按照“高起 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工作思路,新建了全旗第一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霍尔奇敬老院,2010年,新建那吉镇中心敬老院,对其它的敬老院进 行了撤并。目前,全旗共有2所敬老院,全部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共有床位456张,入住院民403人,床位利用率89%,五保集中供养率36%。两所中心 敬老院全部设有太阳能浴室、医务室、活动室、阅览室,厨房卫生设施齐全,达到了规划合理,设计规范,功能完善,设施完备。
该旗不断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资金保障到位,敬老院各项工作稳步发展。自2009年开始,按集中供养每人每年20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 的标准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分乡核算、专款专用、“一卡通”发放。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适时调整供养标 准。2010年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分别达到了每人每年2800元和每人每年2000元;2011年,集中供养每人每年按3083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 2196元纳入财政预算。
该旗全面落实各项五保供养优惠政策,将五保供养对象优先纳入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为其提供参合资金。针对敬老院供养人员多、经费不足的实际,旗 财政每年补助100万元,用于院民的生活。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敬老院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敬老事业的不断巩固和发展,仅靠财政预算经费是不够的。按照自力更生、勤俭办院、以副补院的工作指导思想,阿荣旗民政局充分利用各院的资源优势,发展院办经济。这些收入全部用于院民生活,不仅弥补了敬老院经费的不足,而且还给院民们增添了生活情趣。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不仅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而且较好地改善了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从长远看,区 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可望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多年来敬老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真正把农村五保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为了进一步拓宽敬老、养老渠道,2010年,阿荣旗探索建设了两家民办老年公寓。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使该旗的敬老院建设实现了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 化、居住宾馆化、生活多样化、设备现代、环境园林化,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办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