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四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候选人
发布日期:2010-11-11
第四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评选活动,自11月11日起,将各地上报的90名“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候选人的事迹材料,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网站、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网站和央视喜乐乐网“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官方网站(http://xilele.cctv.com/kaimo)上公布,请各有关方面、社会公众踊跃参评。参评方式包括:献花、留言和送祝福。候选人获得鲜花的数量、留言的内容和数量、收到祝福的数量,将作为全国组委会专家评选组评审的参考意见。如对候选人有不同意见的留言或点评,请于11月25日前表明。各地开展的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各项活动的情况及媒体报道,请与我们联系,可在“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官方网站设立的媒体报道专区,免费进行宣传报道。按照程序,将于11月底将社会各方面和社会公众对于“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候选人参评情况汇总,经评委会评议,于12月初全国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研究确定,12月中下旬将在北京举行表彰大会。届时,受表彰人员将在上述网站公布。
联系人:柏娟 电话:85323802转—2137
夏超 电话:85323802转—2117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四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候选人事迹材料
北京市
石苓霞,大兴区黄村镇敬老院院长。石苓霞从小就受家人敬老爱老的熏陶,对老人有特殊的感情,28岁她就来到敬老院工作,一做就是17年。2006年,她从患癌症与世长辞的父亲手中,接过敬老院。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老人,老人生病了,无论白天黑夜,她总是及时送老人就医,日夜守护;老人离世,她把老人后事安排的体体面面,还把骨灰放进公墓。她经常推老人到院中晒太阳,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为了不让老人寂寞,她还专门为老人配置收音机、电视机。她还给老人发放生活补助。她为老年人洗澡,洗衣服,理发,老人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老人们,只要提起院长石苓霞都是赞不绝口,家属纷纷送来锦旗,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区级先进工作者。
魏 勇 是一名普通“的哥”,但他车顶灯上的“的士之星”和车窗前 “魏勇亲情服务车队”的牌子,却透露着他不平凡的事迹。06年魏勇被授予“全国文明出租车驾驶员”、“首都十大的士英雄”称号;自06年起,连续四届被评为“北京市的士标兵”;08年当选“感动朝阳十大新闻人物”;他是电影《北京的哥》主人公的原型……这些荣誉的获得,源自魏勇13年如一日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空巢重病老人。魏勇的“孝”是一种大爱,不仅体现在对李大妈13年来的无私奉献,还有对社区老人和太阳村孩子的关怀。他风雨无阻地接送不便的老人去医院,他带领爱心车队无偿拉着太阳村的孩子前往监狱探视父母,带着他们参观北京。无论自己有多少困难,也依然让爱心的车轮奔驰着,一刻不停。
天津市
王贵武,汉族,51岁,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贵武曾是一名空军战士,复员回家乡后,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成为天津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集团。1998年,他认养了10位抗洪烈士的母亲,并且十余年如一日,帮助照料他们的生活。2008年,他又认养了6位抗震救灾烈士的母亲。用他的话说:“我也当过兵,烈士们都是我的战友,烈士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要替烈士们尽孝,我对亲娘嘛样,对烈士母亲也嘛样。”如今,王贵武认养抗洪烈士的母亲已经整整12个年头。他先后拿出12万元帮助四位母亲建起了新房,拿出3万元为一位母亲购买了一辆运输汽车,还拿出1万元为一位失明多年的母亲治好了白内障,使她重见光明等。2008年3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曾做出批示:“可公开宣扬”。2008年4月,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在批示中指出:“这种超越血缘的亲情和孝心,更为纯洁,更为高尚,我深深的被王贵武同志的思想和品德所感动”。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在批示中说:“精忠报国,尽孝于民,感人至深,空军为之骄傲”。
吕跃勤,女,汉族,64岁,天津市河西区关工委、区委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吕跃勤同志在职时是河西区老干部局副处级调研员,1998年兼任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退休后仍留在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岗位上,她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她是领导的好参谋,是“五老”的贴心人,一干就是12年,关工委的老同志都年事已高,本人或家属有病,或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她都主动关心,探望,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尊敬和真挚的爱戴,使老同志感到集体的温馨。她还是有名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她爱人是当兵的南方人,公婆亲戚都在南方。她主动寄生活费,公婆有病,她想方设法买特效药打包寄回老家。她爱人有病去世,她瞒着公婆继续尽孝。2009年秋,老家房子拆迁建大学城,按照地方政策,凡出生当地去当兵的都分给90多平方的住宅一套,要钱要房都可以,但她与子女商量后达成共识:一分钱一平米都不要,留给叔叔姑姑们用作替她和孩子们对老人尽孝道。这个举动,令所有的亲人感动。
河北省
张建霞,女,29岁,共青团员,河北省行唐县龙州镇西关村人。2007年,张建霞和丈夫陪同公公到医院进行检查,公公被确诊为早期肝癌。在北京301医院,医生建议进行肝移植,但是要等待肝源,丈夫、弟弟和婆婆的血型都是A型,而公公是0型,肝源不合适,大家一时没了主意,这时张建霞站起来说:“用我的,我是O型血。”就这么朴实的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她为公爹献了肝。回忆起当时,张建霞平静地说:“我爱我的丈夫,我爱这个家,我这么做也算是上天给我这个做儿媳的孝敬长辈的一次机会吧。”她的事迹被拍摄成电影《大孝儿媳》,还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张建霞专题片《超越血缘的爱》,已做为“中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频道播放。她自己也获得首届感动河北“十大孝心人物”和全国第二届“孝老爱老”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李文娟,女,55岁;闫瑞英,女,49岁;张素霞,女,45岁。河北鹿泉市铜冶镇南铜冶村村民。在鹿泉市,有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兄弟三人先后离世,留下了他们年轻的妻子,孩子和父母亲。他们年轻的妻子,为了孝养公婆,都没有离家,先后招来三个女婿,共同支撑起这个破碎的大家庭,让公婆安享天年。他们对公婆孝顺,比亲闺女还无微不至;老人卧病在床,他们不嫌脏不嫌累,为老人清理身上的粪便,直到公婆去世,他们为老人举行了体面的送葬,村人无不赞叹。她们三个妯娌,赛过三个亲姐妹,甚至他们后续的三个丈夫,也成为了三个异性兄弟。一个不寻常的家庭,一段不平常的家常,演绎了一段亲情大爱的人间佳话。2009年她们三妯娌荣获感动河北年度人物、感动省城年度人物、省会首届道德模范、河北十大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
齐景海,男,52岁,中共党员,魏县县委书记。齐景海现任魏县县委书记,魏县的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孝行书记”。2003年他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资1000万元,在全县21个乡镇建起了高标准敬老院,走在全省前列。县财政每年还拿出659万元作为五保老人的生活费。他还筹资100万元,在县城建设了首个老年公寓;投资30万元装备老干部活动室。2003年来,魏县先后被评为河北省老龄工作先进县,省甲级敬老院县。他担任书记提出德孝治县的理念,颁布了《魏县全民教育大纲》,积极探索建立干部德孝考核机制,提出“绝不能让不孝敬父母的人得到提拔重用!”。他十分关注孝亲敬老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孝星评选活动。齐景海自己也是个有名的大孝子,在老家周围,口碑极好。
武桂山,男,54岁,中共党员,滦平县民政局副局长。武桂山心系老龄事业,情注老年群体。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老年人中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老龄工作。他积极协调各个部门,在全县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他在电视台开办敬老专题栏目,把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他重服务,办实事,努力提高全县养老保障水平,他扶持创办各种老年文艺团体,进行演出,多次受到电视台采访。他不断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全县五保供养金达到232万元,全县建了多个供养服务中心。他为全县60岁以上老人办理优待证,将全县退休干部纳入住院费医疗体制改革序列,开展“助老健康御险”活动。他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山西省
章春田,男,46岁,中共党员,大同市南郊区鸦儿崖官窖村支部书记,覃春田在担任村支部书记的期间,一直致力于为老年人服务。他经常入户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他加大农村养老金投入,使该村达到60岁的老人每月均能领取养老金,他还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他成立村民活动室,为老人配备电脑、扑克、羽毛球、象棋、书籍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了方便村民,特别是老人出行,他为大家修建围栏、广场、公厕、照明灯,安装摄像头、派专人管理大门,提高治安系统;逢年过节,他都会给老人发放慰问品、慰问金,他经常和老人交流工作,为老人订阅报刊。他和妻子连续十多年照顾公婆,多次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他这种为老年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村民的一致拥护和认可。
王美岭,女,53岁,中共党员,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老龄办主任。王美岭对老年人天生就有一种孝心,她以关注老年人,谋求老年人的利益,排解老年人的忧患,造福老年人为己任,对涉及老年人的事她都亲自过问,办妥。她曾经带领40多人深入农村,不分昼夜,跑村到户,为13300名老人照相、登记、建档,终于把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到实处;她还主动调查摸底,完善制度,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落实农村医保低保,做到一个不漏;她经常联系老年人,服务老年人,倾听老年人的呼声,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维护老年人切身利益。在近几年,该县投入了1700多万建设老年服务基础设施、老年公寓,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在她的带领下,该县连年获得国家、省、市、县“先进县奖”、“先进集体奖”和“省级示范县”,她个人也获得河曲县“妇女巾帼标兵”称号。
温迎花,女,31岁,山西交城县天宁镇西汾阳村农民。温迎花的公公婆婆双目失明,她每天要帮助公婆梳头洗衣,修剪指甲,做饭,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还要下地干农活。十几年如一日,她毫无怨言。她用自己的孝心、爱心和细心关爱着两位老人,老人房间一直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她对公婆百依百顺,茶余饭后,她陪公婆说话,和他们讲村内的变化,给公婆漆黑的世界增添光彩。她每天领着婆婆出去晨练,帮婆婆恢复健康。她知道公婆喜好文艺,专门买了收音机,让公婆收听节目,鼓励公婆参加村内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在她的鼓励下,公婆多次参加村里的卡拉OK赛,有其他节目时,她总是在一旁给双目失明的公婆讲舞台上的情景。她用自己的行动弘扬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内蒙古自治区
哈斯,女,48岁,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办副主任。任职十几年来,哈斯全身心地投入老龄工作。她深入调研,解决新问题,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哈斯落实“银龄行动”。通过努力,北京与天津的医院治疗内蒙患者7200多人,并建立了远程医疗咨询会诊平台和技术服务网络,使老年患者获得极大实惠。组织老年艺术团,举行老年书画展,推动积极健康的老年文化活动开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哈斯还热情关心社会老人的疾苦。她经常看望孤寡老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使老人们幸福安度晚年。哈斯的出色工作,受到领导、同事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黑龙江省
徐广国,男,汉族,46岁,中共牡丹江市市委书记。他关注老龄事业发展,带头孝亲敬老,悉心助老惠老,以积极主导老龄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大爱溶于对老年群体优惠政策的倾斜上,在日常工作中,他把老年人关注的事情当大事来抓,亲力亲为,为周围的干部群众带了好头。作为一名领导,徐广国同志深知在全市诸多工作中,老龄部门协调工作最难、职能最弱,但他却因其弱而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老龄事业发展的几项重要指标纳入了市发改委的计划,为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搭建了一个政策平台。为把这些惠老政策落到实处,他亲自抓督办。落实景区向老年人减免门票乘车等政策。2009年他按每名老人1元的标准,为市老龄办落实30万元老龄事业发展经费,他还全力扶持居家养老,开展惠老服务,每到一个部门检查,必问老龄工作。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率先垂范,老人们都说徐书记是位实心实意的敬老人。
王长远,男,汉族,56岁,七台河市民政局局长兼市老龄办主任。高度重视老年福利事业,市民政局在他带领下,采取“借钱花钱挣钱还钱”等措施,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容纳300余张床位的市福寿园老年公寓,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投资300万元,在市福寿园老年公寓西侧建设了1300平方米的市社会福利院。从2006年初开始,全市投资1700万元,分别在一县三区建设了总面积6700平方米的3所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对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实行集中供养。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王长远本身做过肝癌大手术,但在照顾老人身上的投入精力要比照顾自己的还多,他以身作则,孝敬父母、长辈,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
吉林省
李万升,男,汉族,43岁,吉林省长春市鼎庆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当选为长春市第13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8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2008年被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他靠着特有的朴实勤劳,在吉林长春成就了一番事业,使300余农民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残疾人实现就业。特别是,他履行孝心格言,先后义务赡养资助40多位孤寡老人,为长春市300名贫困老人义务缴纳医疗保险,并创办了“万升百乐之家”收养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和残疾老人。从一名农民,到身家近亿的企业董事长。他用扶贫敬老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创业人的韧性与坚强和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操。
管文君,女,汉族,55岁,吉林省丰满区民政局老龄科科长。二十年如一日,像老黄牛一样在老龄事业肥沃土地里辛勤耕耘。2005年她的婆婆和母亲同时病危,但此时单位的工作又忙,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就晚上往返婆婆和母亲两家陪护老人。婆婆如今90多岁了,常常把屎拉在裤子里,她也不嫌弃,不声不响地给老人洗干净,拆被褥。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曾做过三次手术,身体严重透支,但她自己努力克服着,仍勤奋地工作。而且耐心细致的做好老年人的接待工作,不管老同志有什么样的需求和帮助她都热情地予以解决。“一片丹心在玉壶”,她用自己的行动对待工作以“诚心”,给老人以“爱心”,伺候婆婆尽显纯真“孝心”,谱写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辽宁省
陈松蒲,女,59岁,致公党党员,沈阳市皇姑区松浦博爱护养中心院长。陈松蒲从小残疾,但是凭着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她先后考取了高级会计师等多个职称,还读完研究生。她23岁便开始工作,先后创办全国首家残疾人电话交换台,首家残疾人邮电所,并于2003年创办了松浦博爱护养中心。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自己的父母亲和婆婆。她还要照顾护养中心的老人们,她对老人就像亲生女儿一样,和老人聊天,提醒老人别上当受骗,为老人解决烦心事,每次出门,都会带回特产给老人。在地震时候,陈松蒲不但积极捐款,还亲自前往灾区,关爱老人,为老人奔波劳碌。她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报道,她也荣获“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杰出创业女性”和辽宁省“三八红旗手”、“十大助老先进个人”、“十大慈善人物”等称号。
张云霞,女,56岁,中共党员,阜矿八道壕生活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张云霞在煤矿工作了40年,她把全身的精力和心血献给了矿山离退休职工。她乐于走进每一位离退休职工的家里,嘘寒问暖。她在矿区认了数十个“干爹”。她时刻把老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老人修缮了活动室,建浴池;她还大力抓老人业余文化生活,亲自组建了老年秧歌队、舞蹈队、“夕阳红”艺术团,组织老人趣味运动会。每到重阳节,她为老人定制唐装,拍金婚照,为他们举行庆典。老人身体不适,她总是抽出时间去看望,老人去世,她亲自去守灵,寄托哀思。逢年过节,她都去探望老人。春节期间,她带领大家不辞辛苦,日夜兼程,前往老人家中送祝福,连续20年,她没有回家过春节。她被大家誉为“永远的矿山女儿”,获得了“敬老行动先进个人”、“尊老敬老模范领导干部”等称号。
孙素华,女,49岁,中共党员,辽宁盘锦华山家园老年聚乐中心院长。孙素华放弃了自己行政管理工作,投身到了老年事业。从2005年开始,她不辞辛苦,多方奔走,寻求各方面的帮助,终于建成了现在的养老中心。为了提高中心的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她在饮食、卫生、服务方面,都制定了一整套制度和流程,她要求对老人做到口勤、眼勤、手勤、脑勤、腿勤。逢年过节,她都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陪同老人们一起过节,还出资聘请演出团体,为老人带来精彩节目。对待不能自理的老人,孙素华亲自安排人员24小时耐心护理,帮助老人洗衣擦身、端屎端尿,赢得了家属的一直赞赏。她不断改善中心环境,扩大绿化,为老人配备应急呼叫系统,她还种植蔬菜,为老人带来优质食品。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热心,孝心和爱心服务着每一位老人,回报着社会。
上海市
洪照生,男,汉族,66岁,上海市松江区佘山中学退休教师。洪照生无私接纳,义务照顾、服侍孤老同事近二十年的感人事迹可谓家喻户晓。沈曾静老人出生于上海徐家汇,早年她来到松江佘山农村教书,家中已无亲人。洪照生看到沈老师孤独一人,就开始关心帮助她,他们已教书结缘成了亲人。1983年,沈老退休后,住进了佘山敬老院养老。在这期间,洪照生一家像自己亲人一样经常到敬老院去探望她,后来由于搬迁,他们想不能不管老人,于是带着老人住进了城区,一住就是17年,不管老人有病还是需要照顾,他们都把老人当母亲一样对待。 如今年已95岁的孤老沈曾静谈起洪照生及其一家人,语言间充满感激。她说“这么多年来,如果没有洪照生的照顾,我一个孤老没有子女,没有房子,我想自己这辈子很可能是一个人在养老院里孤独地老去”。洪照生还热心于社区事务,积极担任街道老年协会分会的会长,在更大的范围内为社区的老年人服务,这种美德在松江地区已传为佳话。
陈德骅,男,52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桃浦派出所。陈德骅自从97年到莲花公寓担任社区民警,创设了“夕阳红”敬老工程,13年如一日,全身心关爱社区老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主动拿出经费,组织并带领老人外出观光,当别人看到穿着制服的陈德骅,身后跟着一群花甲老人,无不伸出大拇指。夏天酷暑,陈德骅总是骑着三轮车,为老人买来水果;寒冬时候,他到商场买来棉衣棉被,送给老人。逢年过节,他都会给老人带去各种特色食物,看望老人。老人身体不适,总能看到他陪伴的身影;老人想见家人,他不远万里,花3天3夜为老人打听家人的住处;老人患病走失,他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地找;老人去世。他忙前忙后,设灵堂,送火化、捧遗像、安骨灰。他用自己的行动,让老人感受了人间的真情,在他的影响下,小区人人助孤扶残,敬老爱老。
姚 青,女,39岁,上海市青浦区香花桥街道。姚青,一位普通的上海媳妇,却有着令人感动不已的事迹。她的家人中,有高龄、残疾的公公,有瘫痪的大伯,双目失明80岁高龄的婆婆,下面还要照顾读中学的女儿。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他们夫妇身上。在17年中,姚青始终没有一句怨言,无怨无悔地照顾这个家庭,她总是从拂晓忙到深夜,从洗衣做饭到看病配药,无不亲自过问。她不但自己身体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她还教育女儿从小树立爱心和孝心。她女儿从懂事起就帮助母亲照顾老人,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带老人出去晒太阳,帮母亲做饭洗碗。邻居们纷纷夸道:“只有姚青这样的母亲才能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女儿。”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姚青却用17年的坚持,告诉人们,真正的孝子,没有什么做不到。
潘秋胜,女,65岁,中共党员,上海市南汇秋胜养老院院长。潘秋胜二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地给予社会老人爱心善举。2002年10月创办南汇秋胜养老院,并将其建成合理设计,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养老院。不管多忙,她每天必到老人居室嘘寒问暖巡查一遍。她利用拥有奶牛场的优势,坚持每天早晨向每位老人免费供应一杯鲜纯牛奶。为了鼓励老人到户外运动,她别出心裁,购进一对孔雀放养院内花园。为改善老人睡眠,她招聘足浴师,为老人免费提供服务。为丰富老人文化生活,她每年邀请社会文艺团体来院演出,还组织老人建立兴趣小组。她将自己院里的水果馈赠其他养老院的老人,让那里的老人也能及时尝鲜。她上有九十岁的公公,下有十来岁的孙儿孙女,家庭亲情和睦,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是一位孝媳良母。
吴幼平,女,59岁,上海市虹口区人防物业公司退休工人。吴幼平的家庭是个银发大家庭,有接近百岁、需要全护理的父母亲,有年迈无子的姐姐姐夫,姐姐年迈多病,姐夫成为植物人已经5年之久;有性格怪癖的哥哥;而吴幼平本身就是哮喘老病人。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听从父母不去养老院,不要外人护养的嘱咐,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吴幼平肩上,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为他们喂饭吃药,按摩护理,清理赃物,洗衣做饭。不论酷暑寒冬,刮风下雨,她都骑着自行车准备一家7口的食物;她为了送老人就医,往往不顾自己的身体,感动了很多的医生;她还坚持带着老人去绿化地带活动。有时候,老人发脾气,她总是默默承受,耐心安抚。为了老人,她放弃了自己旅游、聚会的机会,甚至自己的婚事。她用十几年的坚持演绎了一曲人间大爱。
计一彪,男,42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消防总队文工团演员。计一彪自从1993年入伍后,就年年随团去杨浦区福利院为老人演出,2004年,他与福利院一名老人“认亲”。多年来,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他都坚持每月看望老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他总是带上演出时买的风味土特产,拉着老人的手聊天,时常为老人即兴表演一段。老人是越剧迷,计一彪为老人买来播放器,带来不同的片子放给老人听,他还自己唱给老人听。当他得知老人想去阔别70多年的故乡去看看后,计一彪亲自全程陪同,陪着老人品尝家乡菜肴,观看家乡美景。随着这些年工作的繁重,计一彪从未忽略过老人,就算最忙的过节,他都坚持来福利院,带上自家做的美食,陪同老人过节。在台上,计一彪是敬业的好演员;在台下,他是关爱老人的军人。他是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江苏省
鞠志慧,女,汉族,51岁,泰兴市康健老人院院长。2008年被评上全国敬老之星的鞠志慧,又投入700多万元,在康健老人院养老托老的基础上,开设了爱心护理项目,第一年就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确立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经过近两年的创建,该院的医疗护理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数百名老人在这里得到治疗康复。2009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又批准该院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同时被江苏省命名为“省示范性养老机构”。鞠院长视入院老人为“父母”,亲自护理,精心管理,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奔波,24小时和老人吃住在一起,用爱心、孝心、热心、细心和耐心呵护着养老院的每一位老人。
钱德贵,男,汉族,36岁, 如皋市民政局、老龄办副局长、副主任。自2006年担任江苏省如皋市老龄办副主任以来,热心为老服务,团结并带领老龄工作者,积极为广大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奋力攻坚克难,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他积极强化基层老龄组织网络建设,加强老龄工作政策制度建设,努力提升老年优待政策、养老保障、为老服务水平,踏踏实实为老龄事业奉献。他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有时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日,加班加点。因工作繁重,导致身体不好,但他坚持带病工作,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得到了领导、同事的好评,受到了老年朋友的高度赞扬。
李思美,女,汉族,49岁,南京真美好老年公寓院长。12年前李思美在南京开办了第一家民办养老院,12年后开了8个连锁养老院,区域跨度达4个主城区,园内入住老人从最先只有20几位,到接待了1016位老人,到如今接近500人的大家庭,员工78名,李思美10多年间书写了南京民办养老院的一个传奇,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和特色。她开养老院,初衷就是自己下岗,家里又有5个老人缺乏照料。这些年里,家中老人一个个离开自己,可她在与老人的亲密接触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缘,她看到有更多的老人需要关爱,缘于一颗孝亲敬老之心,没忘社会责任,经过努力,她发展了自己的事业,目前在她的养老院里有60多位“五保”老人,“低保”困难老人、无儿无女的孤独老人们。她用行动默默地践行着先贤的理念,用孝心温暖、感动着老人,用自己一颗孝心、爱心、善心、诚心诠释了人间的致情至爱。
浙江省
徐丽珍,女,汉族,61岁,浙江湖州织里镇社会福利中心院长。1987年原轧村乡办起了敬老院,由谁来出任敬老院院长,组织上费尽了功夫,经多方考察,后来组织上找到了徐丽珍,要她担任敬老院院长。当时的徐丽珍,承包了村里的小店,还担任村里的干部,两项收入每月有300多元,但到敬老院月工资才80元,且工作又脏又累,家里人和亲戚朋友纷纷劝阻,但徐丽珍经过思想斗争,毅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选择了敬老院院长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一直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敬老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二次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2004年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现任省委书记赵洪祝的亲切慰问。老人们的满意是她最大的心愿,她用奉献弘扬着“敬老爱老”的美德。住在敬老院的严明林老人感动地说:“弧独一生,没想到晚年还能遇到徐院长这样的好党员,过上这样幸福的晚年啊!”
安徽省
江宣堂,男,60岁,安徽宣城市宣州区鳌峰街道绿锦村。1996年,江宣堂初识孤寡老人伍先富,虽然明知老人有明显的智障,但是江宣堂仍然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居住,精心照顾,任劳任怨。生活并不富裕的他们,在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帮助下,为老人盖了新房,添置了电器、家具。十四年来,老人磕磕碰碰的事经常遇到,还有两次被车撞了,在老人住院的时间里,江宣堂昼夜不分,寸步不离的照顾老人,这一住就是108天。医生建议他将老人送到福利院,可是看到老人哀痛的眼神后,江宣堂和妻子心软了,甚至嚎啕大哭,他们把老人留在了身边。江宣堂十三年如一日义务照顾孤寡智障老人,不求回报,向社会诠释了“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精神。他成功入围首届“感动宣称十佳人物”评选,获得安徽省第四届“十大孝星”称号。
张万保,男,62岁,安徽省铜陵县天门镇金塔金塘村。几十年来,张万保不卑不亢,不离不弃,与下肢残疾行走不便的,现已92岁高寿的养母相依为命,用人间大爱演绎着感人至深的超越血缘的亲情。他总是笑着说:“孝敬老人,不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也不存在轰轰烈烈的场面,在平凡的日子里,只有一句话‘孝敬老人,贵在良心’。”朴实的一句话,支撑着他一路挺过来,为了照顾养母,他曾经辞去工作,甚至不顾自己身体的病,坚决不住院,回家照顾养母。几十年的时间里,张万保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养母,为她洗衣做饭,端屎端尿,他这种孝心感动了全村人,大家争先为老年人办保险,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平凡之中显伟大,张万保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被省老龄办授予“安徽省第四届十大孝星”荣誉称号。
刘宝琴,女,51岁,中共党员,安徽省霍邱县爱心老年公寓主任。在刘宝琴的养老院里,住了62位老人,年龄最高95岁,生活不能自理9人,残疾的19人,护理工作任务艰难,可想而知。刘宝琴没有退缩,她以身作则,事必躬亲,为老人擦洗换药,为老人求医问药。为了帮老人办理后事,她没有去医院陪患病的丈夫,为了给老人办置年货,她摔掉了三颗门牙,为了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她不顾资金紧张,增添了健身房、活动娱乐室、阅览室。在她带老人出去治病的时候,传来了她父亲离世的噩耗,她甚至没时间见上最后一面。她还经常为老人举办各种活动,邀请社会大众来公寓义演,关爱老人;她先后收容灾区、无人照顾的多位老人。她的爱心、真情、善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成为“心动2007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候选人,荣获2008“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福建省
汤建端,女,53岁,福建省宁德市城镇集团工业联合社科长。汤建端是位普通的军人妻子,也是一位养女。她为了照顾养父,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回到养父身边,日夜照顾,直到养父去世。她还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公公、婆婆、养母和舅舅四位老人,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孝敬有加。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承担了所有家务,照顾老人、抚养弟弟、教育孩子,不管多累,毫无怨言,处处让丈夫感到温暖。她乐于助人,特别关心爱护老人,先后捐助各个村的老人会,帮助孤寡老人。她还自筹资金为村民铺路,人们有感她的孝心,称这条路为“媳妇路”。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并获得“五好家庭”、“军人的好妻子”、“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李玲玲,女,1952年生,中共党员,福建省财政厅办公室工作人员。李玲玲由养父母抚养长大,28年前前夫去世后,她与三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家庭重组后,她承担起7位老人的赡养义务。30年来,她为人儿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媳贤。她把对自己家老人的孝心,带到工作上。重大节日,上门拜访、慰问老同志;了解关心老同志的生活、身体状况;经常和老同志联系,汇报工作等。多年来的辛苦,李玲玲同志也患上了心脏病、糖尿病,面对这些,她仅微微一笑:作为一个人要对的起父母,对的起良心。她在孝亲敬老方面的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她优秀的品质在周围群众中广为传颂,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郑德发,男,79岁,中共党员,厦门市集美区老龄委。郑德发曾担任区委书记。退休后,日夜陪伴着高龄母亲,让老人度过幸福晚年。他在担任老龄委副主任时期,整合老工委、老年大学、老年福利协会等多个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为集美区老龄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奠定基础。他积极协调关系,建设集美老年活动中心。他不但拿出自己的工资,还呼吁政府、企业家拿出善款,资助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生活补贴。他带头深入社区,了解基层情况和老年人需求,制定居家养老体系建设方法和标准,极大的促进了该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在他的带领下,集美区所有涉老单位都获得了省级先进单位荣誉,集美区老龄事业呈现出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态势,日益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乐园。
庄彩男,女,41岁,中共党员,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青山社区个体工商户。庄彩男,一名并不富裕的个体工商户,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志愿者,却时时刻刻把老人放在心上,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她在社区从事理发工作,当她看到老人收入低,生活不便利后,百感交集,她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默默帮助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她坚持为社区老年人免费理发,并亲自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理发等服务。虽然她做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但是能无怨无悔的坚持十几年,这份坚持,足以感动世人。她实实在在的敬老爱老,用自己的方式,服务老人,关爱老人,体贴老人,这份真情,这颗真心,感染着社区的每一位人,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赏。
林丹,女,60岁,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林丹扎根社区39年,视居民为亲人,关爱孤寡老人,任劳任怨奉献爱心,被群众誉为“小巷总理”,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专程看望了以林丹同志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林丹同志敬老爱老助老,无微不至亲如家人。历年来,她倾情照顾无依无靠的8名孤寡老人,照顾他们日常起居,为他们料理后事。她在社区组织开展多项慰问、表演、健康讲座、为老服务活动,如开办500多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提供照顾;开办“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移动公司合作成立“亲情通”,提供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优秀妇女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等中央、省、市奖项130多个。
江西省
成水英,女,54岁,南昌西湖区石头街76号。成水英待人热情,豁达开朗,乐于助人,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就是她孝敬长辈,不辞辛苦照顾长期卧床不起的高龄痴呆公公。30年,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其孝心之举在大家口中传为佳话。她记得,刚和丈夫确定恋爱关系时,就开始为未来公公送饭,帮公公换洗衣服。结婚后,她对公公的饮食起居,关心备至。不幸的是公公先是摔断了腿,又患上了老年痴呆,这时的公公已是85高龄,公公从此以后,基本不能下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成水英不顾自己身患乳腺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一如既往的照顾公公。她每次做完化疗,都着急赶回家照顾公公,完全忘记自己也是病人。这就是一位平凡女性不平凡的事迹,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当代女性的可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胡五英,女,49岁,大城镇涂家村普通农妇。胡五英四年如一日地照顾偏瘫在床的公公,从无怨言,生动演绎了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媳的动人故事。胡五英的丈夫患有胸膜积水干不了力气活,家里的农活和照顾公公的重担都压在了胡五英一个人身上。她包办了公公的衣食起居,还把唯一的电视机让给公公。她要抱着老人从床上、睡椅每天换四五次,还要帮老人清理大小便,特别是碰上农活时,即使再苦再累,她也没在公公面前表现出半点怨言。在她的感动下,小叔子一家也主动服侍老人,两家人从没有因为赡养而发生矛盾。在胡五英的精心照顾下,公公的房间整整齐齐,没有一丝异味,公公也是红光满面,逢人就夸媳妇。在她的影响下,附近村民争相爱老助老,孝亲敬老之风盛行。
王桃媛,女,56岁,永新县高溪乡农民。只要提起王桃媛,村里的人无不大加赞赏。1997年,王桃媛的公爹不幸住院,她独自一人又是操持家务,又是照顾,为公爹就医熬药,端屎端尿。她顶着寒风,冒着雨雪,每天步行在10公里的山区公路上,艰苦万分,陪着公爹住院,整整37天。出院后的公爹半身不遂,王桃媛照顾地更加细致,每次都挑老人喜爱的食物,想方设法为老人调理,满足老人胃口;她坚持给老人擦身洗澡,带老人出去晒太阳;她独自一人打着手电,走了30里夜里,只为回家照顾老人。13年来,她没有在娘家住过一天。在她的照护下,老人慢慢能拄着拐杖下地了。2006年,老人出现休克,她悲痛万分,当发现老人脉搏跳动时,她立刻找人抢救,救回了老人。
肖祥晋,男,43岁,江西富佳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祥晋一贯孝亲敬老,乐善好施,热心老年社会公益事业。十多年来他对会昌县珠兰乡几个村的老人孝敬有加,逢年过节,无论工作再忙,路途再远,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去看望他们几个老人。尤其是2007年以来,他为珠兰乡几个村的102位老人建立了档案,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条件,发放每人每月30元至120元的养老补助金,3年来累计发放金额达到十几万元。他义务赡养、慰问社会老人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多年来在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捐资助教、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援灾区建设等方面捐款累计上百万元。他先后被评为县“全民创业典型”、赣州市“光彩之星”和“人道金质奖章”,2010年又被评为“赣州市十大孝亲敬老之星”。
山东省
冯先家,男,46岁。村支部书记。1998年,冯先家当选村支部书记,提出“以孝治村,促进和谐”。他不但悉心照顾自己的父母,还把一颗孝心奉献给全村的老人。他始终关爱着全村113位老人,问寒问暖,尽力解决生活和医疗问题,创造条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冯先家以孝治村,把自己的孝心变成为全村人的孝行。他从“知孝、倡孝、督孝、评孝、传孝”五方面入手,大力推行孝德。孝敬老人纳入村规民约,赡养老人标准清楚具体。所有家庭都签订“赡养协议书”,明确要求子女与老人分居的,必须每年供应老人600口粮,每月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费等。村干部必须身体力行,尊老助老,并督促全村开展评选孝行模范,树立敬老典型。他还积极开展宣传孝文化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敬老氛围。通过带领全村践行孝德,创建了和谐村,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冯先家以孝治村的经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冯衍明,男,59岁,村支书兼村集体企业董事长。冯衍明任村支书25年,他带领村民创办企业,发展经济,实现小康。他是个孝子,给病重的老母亲问寒问暖,端屎端尿,无微不至地服侍照料,直至百岁。冯衍明还把关爱老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来做。他首先着手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从2005年开始,为老人发放每月100至500元的养老补助,至今已从自己企业出资600万元,投资300万元建占地10亩有100个床位。全市规模最大、设施齐全、服务管理规范的“敬老公寓”。他对村所有老人就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关怀备至。经常看望孤寡老人,亲自为他们擦身洗澡,端屎端尿。昼夜守护,精心照顾病重老人。他服侍送终老人13位。多年来,冯衍明先后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800余万元,今年又认捐6000万元。冯衍明用崇高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践行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冯衍明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企业家等称号,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赵业坤,男,56岁,社区书记。13年前,赵业坤从业务兴旺的工程公司经理改任社区书记。当时,社区管理服务混乱,集体企业严重亏损。十几年来,他呕心沥血,使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为发展社区老龄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设立了孝亲敬老专项基金2000万元,老人退休金每月达585元,比1991年增长20倍。为所有老人购买医疗保险。从根本上每年使老人们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每逢年节,还送衣送粮,慰问老人,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赵业坤还为老年人办理了优待证,设立了老年活动中心,组织老年文化活动队,安排老人们到北京、香港、韩国等地观光旅游。老人们安享晚年。赵业坤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老人们盛赞说:“赵书记就是我们的亲人。”由于事迹突出,赵业坤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和“感动齐鲁敬老楷模”称号。
于秦峰,男,48岁,公司总经理。于秦峰事业有成,奉献社会,倾心老龄事业,关爱老人年。首先他在公司倡导“牢记父母恩”的理念,要求员工给父母过生日,亲自去看望重病或困难职工父母,每逢春节、中秋节为每位员工发放200元感恩孝心津贴。在他的影响下,企业尊老敬老蔚然成风。他常年帮助10位困难老人,支持6个敬老院建设,关爱300多位老年人。多年来,帮助社会老人已花费200多万元。于秦峰弘扬孝文化,积极主办、协办多项老年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17年来,他的企业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占公司利润的35%。于秦峰关爱老人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广为社会传颂,影响巨大。他被评为山东敬老模范、“感动齐鲁敬老楷模”提名奖,他的公司被评为“青岛敬老企业突出贡献奖”。
李长胜,男,46岁,县委书记。作为县委书记,李长胜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传承弘扬孝道文化,倡导成立孝文化研究中心,多次举办承办孝文化论坛等活动,努力使孝德成为人们崇尚的社会风尚。他还全方位开展孝德践行活动,建立个人孝行档案,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把孝德作为奖评干部的重要内容。在全省欠发达县率先落实新农保制度。全县13万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养老金55元,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支出4000多万元。在李长胜书记的带领下,嘉祥县打造成著名的“中国孝城”,他也荣获“感动齐鲁十大敬老楷模”称号。
康金生,男,62岁,公司董事长。康金生是个孝子,他恪守孝道,几十年如一日孝敬年老多病的老母亲,平时端水端饭,住院时精心服侍,病危时全力救治,使老人安度晚年。康金生还热衷于老龄事业。他尽心尽力扶危济困。近5年里为公司老同志解决住房60多套,发放退休职工生活补助19万元。对公司和社会上生活困难或年老多病的老人给予尽可能的关爱和帮助,走访老人516人次,为困难老人补助或帮助80多万元。他还大力支持社区老龄事业发展。他的公司开发的小区均投数百万元建立老年活动娱乐中心。每年春节,他都和公司领导成员一起走访慰问小区70岁以上的老人。康金生持之以恒地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使社区的老人们体验到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真爱。
李新民,男,53岁,企业董事长。“爹娘给了生命,就要给爹娘孝心”李新民以感恩之心,恪守孝德。他工作繁忙,多年来,坚持每天亲自照料病重卧床的父亲和年迈体弱的母亲。对公司员工的老人,他关心备至。年节亲自看望、慰问,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解决困难,甚至协助料理丧事。李新民还热忱地关爱着社会上的老年人。他经常走访、看望孤寡、特困老人和老党员等。多年来,李新民先后走访了20家敬老院,慰问老年人4600人次,特困老人650人次,百岁老人67人次,为200名老党员出资办理合作医疗,共捐款400万余元,受益老人达20万人次,受到老人们赞誉,社会影响良好。授予“感动齐鲁敬老楷模”、“菏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赵日岭,男,58岁,企业董事长。企业经营获得成功,赵日岭倾情老龄公益事业。在公司里专门设立了老龄工作机构,积极宣传党的老龄工作政策,营造敬老氛围;帮助职工父母和老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评选敬老家庭,促进家庭和睦。赵田岭关爱社会老人。多年来,他支持敬老院建设,慰问孤寡老人、困难老人。为全镇高龄老人每人发放善款300元,向12000名老人赠送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吃水困难等问题,累计捐款130多万元。赵日岭高尚的情操和先进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并被授予“山东省敬老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河南省
戚郎,男,63岁,驻马店市上蔡县杨集镇敬老院院长。1989年12月,镇党委决定选派小戚村党支部书记戚郎接管不景气的敬老院,他毅然服从了组织的调动,啃干粮、喝白开水外出学经验,快刀斩乱麻地干了起来。他捐出了家里的积蓄1.05万元资金铺底,多方筹集资金3万多元,制定了“一年恢复,二年发展,三年大变”的办院规划。他不俱艰苦,安顿了病床上的老母亲,开始了坚难的探索。通过实践他受到启发,四处奔走,为敬老院拉来了生产灭鼠药项目。在他的努力下,鼠药供不应求,壮大了敬老院的经济实力。目前的敬老院,占地155亩,楼房165间,设有餐厅、学校、广场等多种设施,他还组织院里的老人定期体检、定期旅游,深受大家喜爱。20年来,敬老院共供养235位五保老人,戚郎亲自为73位五保老人操办丧事,促成8对院民喜结良缘。戚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全国老龄功勋奖”,在民政部“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长事迹报告会”上发言,近几年来,省政府、财政厅发给他近10万元的奖金和养老金,他全部捐给了敬老院,在他的心目中,敬老院的养老尊老事业,就是他人生的全部。
胡彩丽,女,35岁,召陵区老窝镇寇营村人。“百里挑一的好闺女,好媳妇,好人!”,这是乡亲们对胡彩丽的评价。她,30出头,却用她的青春和爱心演绎了一个女儿“侍奉7位老人”的感人故事。婆婆患有癌症,医生劝说放弃治疗,可她坚决不同意,始终守护在婆婆床边,悉心照顾,端屎端尿,直到婆婆去世。生母患肺气管病,她带着生母到处看医生,缓解母亲病情。她养父母生病,她每天坚持带老人去医院,为他们按摩。婆婆去世后,为了给公爹找个新老伴,胡彩丽先后跑了1500多公里,终于找到了一位新婆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胡彩丽时时刻刻为老人着想,她把生意合伙伙伴组织的旅游机会都让给了老人,她还给三个家庭的老人都安装了电话,让孩子天天打个电话问候老人。她的愿望就是想在政府支持下办个养老院,在照顾自家老人的同时,还能给更多的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
孙成乐,男,61岁,中共党员,虞城县贾寨镇敬老院院长。孙成乐从小孤苦,15岁的时候便无依无靠,独自生活在幸福院,在这里他认识了同是孤儿的妻子。40年来,他们把一生奉献给了老人和孤儿,他们没有选择去大城市的机会,没有选择令人羡慕的工作,他们选择了敬老院,选择了老人和孤儿。老人发脾气时,他们耐心的侍奉着,劝说着;老人生病时,他们用架子车拉老人去医院,即使自己摔的头破血流都没有放弃;老人去世时,他们为老人举行仪式,给老人最后的尊严。他们对孤儿,就像亲生儿女一样,送他们上学,为他们操办婚事。为了让敬老院更好,他们硬是花了6年时间,用买的小牛和步犁,开垦出30亩地,他们还亲自栽植苹果树、山楂树;14年,他推磨走的路相当于绕了地球1圈多。他的感人事迹被拍成教育片,自己也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史永德,男,70岁,中共党员,周口市西华县退休干部,县老年协会会长。史永德退休后,成立了西华县第一个老年协会。目前,西华县老年协会发展到332个,会员7076名,这些都离不开他的努力。曾经为了帮助其他乡镇成立协会,他每天早出晚归,中途摔倒5、6次,到家还大病一场。在他的带领下,老年协会开展了多项活动,他们宣传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他们调节村民纠纷,对先进家庭进行表彰;他们邀请名人和司法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他们购买光盘,送给村民,帮助大家致富;他们成立治安队,捐款修建公路;他们主动看望老人,为老人送去温暖。为了工作,他们中很多人先后病倒、累倒在岗位上,可是他们却一直没有放弃过为老服务。史永德用爱心发挥余热,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他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他也获得省“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马明丽,女,43岁,开封市温馨家园养老公寓院长。马明丽创办温馨家园养老公寓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里,她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经济的困难,别人的不理解,公寓的不断搬迁,不过她并没有退却,仍然坚守老龄事业。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老人制定系列管理方案,对老人进行再教育,在公寓推行《弟子规》中“信”、“泛爱众和”、“亲仁”等篇。方案施行以来,效果很好,公寓充满了快乐和谐,大家其乐融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马明丽立刻组织人手,备上药品和日用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在抗震救灾期间,她克服了高原反应,言语不通、超负荷工作等多种困难,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真心感谢。在马明丽的带领下,他们公寓也被吸收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受到有关领导的接见。
赵国群,男,41岁,中共党员,罗山县竹竿镇民政和劳动保障所所长。“我们干的是基层工作,做的事是服务老百姓的事情,做这样的工作,空话大话没用,要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这朴实无华的话,就是赵国群经常念叨的一句话。他对老人倾注了大量的爱心和时间,为了建设敬老院,他曾经一个多月吃住在院,费尽心血筹集建设资金。他还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敬老院条件。在敬老院管理上,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探索出“三个一”管理新模式,完善各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在院民服务方面,他们视老人如父母,亲情化服务。他们和学校、医院、企业合作,定期为老人带来演出、健康讲座,他们成立了各种兴趣队、舞蹈队等。为了更好服务老人,他们为空巢、失能、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和集中活动,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他本人也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
湖北省
魏迪仁,男,汉族,82岁,湖北职院老战士报告团团长。1948年入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大西南剿匪”等战役。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直接参加了一百多次战斗,在淮海和朝鲜各负伤一次。他以感恩的心对待已牺牲战友的父母,当他们的儿子。照顾黄继光的母亲直至去世;他的妻子有病,但他不嫌弃,带着四处看病,情深意重,对邻里关心有加。他携全家长年照顾孤寡老人徐勋慧、癌症患者哈捷知;从1978年开始,应学校的邀请,他就经常到大学、中小学校、工厂企业,作德育辅导报告,引导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中华孝道,潜心30年育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2009年魏迪仁被授予“孝感市第五届十大孝子暨孝老爱亲楷模”等多种荣誉称号。
湖南省
杨得生,男,汉,49岁,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夕阳红老年公寓院长。杨得生同志在幼年不幸身患重疾成了残疾人,但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充满艰辛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坚持自食其力,尤其让人感动的是这位本需接受社会帮助的残疾人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办起了一所敬老院,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孤寡老人服务,将残弱而温暖的双手帮助19位孤寡老人,他把老人当做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了十几年如一日,用无悔的行动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是亲人胜是亲人,赢得了老人们及社会的高度赞扬。
杜宏槐,男,汉,42岁,永州市公安局离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杜宏槐是一位普通的公安干警,是永州市公安局离退休老人的“110”,他是大家有口皆碑的好人,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他,为病残老人喂药、送饭,给非亲非故的过世老人清理遗体、穿寿衣••••无怨无悔。他为了责任与理想,用一身正气与柔情在朴实无华的岗位上践行着心中的诺言。他爱岗敬业,对离退休老人视为父母,老人的事无论难易大小,他都亲历亲为,甘当服务员、贴心保姆,做好事,从不留名,为坚守这份责任,执着于敬老爱老事业,默默地履行职责,无怨无悔。
唐显周,男,汉,50岁,祁东县老龄办主任。县民政局副局长。连续从事老龄工作23年,他说为了老人们开心,我倾家荡产不后悔。在家乡他是出了名的孝子,把自己家的房子卖了,筹建老龄办,至今一家人还寄住在大哥家。为了工作,他对全县66个乡镇逐一摸底,实地走访了35个村15670多户老年人。有时吃住在乡下,为了县里的老人,他三番五次找社保局领导借出房子办老年活动中心,把自己家大哥给母亲买的仅有的一台彩电搬进县老年活动中心,给老同志看,经过他和同志们的努力,彻底改善了全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他把全县老年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真心孝敬对待每一位老人。他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9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广东省
张慧珍,女, 汉族,51岁,中共党员,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局长。张慧珍同志深刻认识到,为老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日常工作当中,她总是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将“敬老、爱老、尊老”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的为老服务工作当中,不断开创具有越秀特色的为老服务新模式。她坚持把抓好养老机构建设作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高标准地抓好区福利院、街道托老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三级养老设施建设,夯实了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基础。她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组成专业评估小组,对老人的护理等级、服务项目、服务时间等进行评估,组建和完善义工服务组织,在各社区开展“三帮一”活动。在张慧珍同志的努力下,越秀区形成了完善的为老服务网络,为应对老龄化打下了基础。
陈秋凤,女,汉族,47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马坝村委余屋农民。陈秋凤23岁成家,婚后不久,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她的丈夫。陈秋凤忍住丧偶之痛,对老人家尽心劝慰:“您的儿子不在了,我给您当女儿吧!”她对老人关怀照料,无微不至,家婆住院期间的日日夜夜,她守护在病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天凉了,她为家婆添衣服,加被子;天热了,她又为家婆勤换衣,勤洗身。家婆出院回到家中,她更加细心的照顾,煎药、喂饭、擦洗身体、洗衣服,日复一日,没有半点怨言。更难得是,陈秋凤还一直赡养着毫无血缘关系、丈夫前妻的父母,直到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她出钱出力为老人办理后事,尽最后的孝心。目前,陈秋凤还继续赡养着自己的父母亲和丈夫的母亲,老人们逢人遍夸“女儿女婿孝顺。”陈秋凤朴实的爱,感染了家中每个人,大家争相敬老,一家和睦。
马雪萍,女,汉族,52岁,中共党员,荔湾区沙面街鹅潭社区居委会委员。十年来,马雪萍倾心献爱、用行动诠释关爱老人的真情。她一直以来热心公益,关心他人,工作期间,主动帮助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人,有些并不熟识的长者生病、去世,她都主动帮助上门料理、打点一切。1998年她失业后被推选为社区委员和退休综合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她积极参与和策划各种不同的志愿服务,关爱温暖无数孤独的心灵,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她还加入了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十多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每年数达6000小时,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她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她所带领的志愿团队被评为“优秀志愿团队”“助残先进志愿集体”,还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和省、市各大媒体多次报道。
广西自治区
覃汉波,男,48岁,中共党员,广西柳江县洛满镇高兴村委会干部。覃汉波夫妇有3个孩子,父母健在。1987年,他们又毅然承担起照顾村里三名低保老人的责任。有人不解他们的做法,说他们捡来负担。覃汉波不理会这些,仍然一如既往的照顾老人,把老人当作自己的母亲,关爱有加,他为老人送茶送水,做汤做菜;老人生病了,他带老人去医院,悉心护理。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孩子都争着给老人帮助,每次上街,都买来老人喜欢的水果。22年来,覃汉波无怨无悔的照顾三位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影响着村里每个人,人人都争做尊老爱幼的模范,孝亲敬老,蔚然成风。
诸葛木保,男,85岁,桂林市阳朔县葡萄镇敬老院院长。诸葛木保,33岁进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如今已85岁,虽然疾病缠身,但仍然用他的坚韧和毅力,用真诚和真心,为老人编织幸福,托起老人的希望。在他敬老院工作的时期内,他照顾过无数的老人,兑嫂生前又病又瞎,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她活到了101岁,走之前深情的说:“死,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辈子得到你的关心,是前世修来的福。”;诸葛木保不顾自己的腰病和虚弱的身体,踏着三轮车为老人购买日用品和食品,为老人寻找民间草药,帮老人煮饭煮菜,打扫卫生,还要耕犁全院10亩水田。为了照顾老人,他放弃了家里所有的事,即使家近在咫尺,他却难得回家几次。52个年头的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换来了老人的幸福安康,正是他在敬老路上演绎了这一出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邓桂芳,女,32岁,中共党员,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那香卫生院护士长。邓桂芳,在2000年,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与孤儿钟凌宇结婚,当时丈夫家里有三位患病的老人需要照顾,84岁的伯公生活不能自理,80的爷爷自理能力极差,77的姑奶行动不便。十年来,邓桂芳践行自己的承诺,不怕脏不怕累,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老人,献给了护理事业。尽管要照顾三位老人,但她从没耽误过工作。十三年来,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她守护小婴儿,抢救小女孩,照顾神经功能症老人,骑自行车到8公里外为70岁的老人敷药打针,翻身清洗。她对老人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她先后被评为钦州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十佳护士”、“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卫生系统优秀护士”、“广西十大孝心人物”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重庆市
朱瑞琼,女,63岁,中国党员,县农委退休干部。朱瑞琼自从1986年嫁入王家后,就开始帮忙照顾瘫痪在床的岳母陈光菊,换洗衣服、擦洗身子、端屎端尿,从没有半句怨言。在他们夫妇的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下,陈光菊病情好转,能拄着拐杖下床。他们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孝心,感染儿孙两代人。儿孙不但把最好的留给奶奶,还经常表演节目,逗奶奶开心。生在福中的陈光菊终因年迈病逝,享年90岁。他们夫妇同心同德,精心赡养无血缘关系,无法律赡养义务的陈光菊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赞赏,事迹远扬县内外。他们夫妇获得了“市级文明市民”、“市五好家庭”等多项荣誉,他们的事迹也在重庆市机关刊物、杂志上登载,广为传颂。
邱道玉,女,41岁,开县老城老街居家养老日间照护所所长。2006年.邱道玉在电视上看到“空巢老人”看不起病,极度节俭的生活状况后,她倍感心酸。在她的不断努力下,2009年她开办了开县首家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所。从那以后,照料所就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在照料所的当月,她就接待无人照顾的老人6000多人次。为了更方便老人生活,她集中为老人办免费公交卡,免费为老人提供电视、棋牌、图书等娱乐,她为老人做饭送饭,热心为老人提供各种咨询。她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县民政局、老龄办为老人免费提供报刊杂志,医院定期举行义诊,有些公司免费为老人提供家具修理、卫生打扫等服务。她自己也获得过多次“助老行动先进个人”称号。
刘江龙,男,54岁,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江龙作为政府分管老龄工作领导,一直高度重视老龄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使该区老人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也使该区老龄工作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在他的带领下,该区为老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通过规划、政策、资金、设施的支持,该区公办、民办福利院不断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他们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的软环境,为老人发放补贴,配备“爱心通”呼叫器;他们还加大政府投入,建设老年大学、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他们还积极抓老年人维权工作。该区也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2008年还因抗震救灾受到民政部嘉奖。
四川省
徐仁树,男,汉,61岁,成都香亿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农民企业家。1975年退伍回乡后,在妻子的支持配合下,先后从事种养业、建筑业工作。由于勤奋刻苦,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他们终于成就了今天拥有上千万资产,拥有多个公司实体的企业家。徐仁树是家中的老大,孝敬父母处处做出榜样。他和爱人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十五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支助和关爱老人,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困难学生以及社会公益上的钱,早已不计其数。为老人买羽绒服、为困难户买米面、帮家乡修桥、建活动中心等。乡亲称他为“慈善家、敬老助老的大孝子”。
刘 锐,男,汉,62岁,下岗职工,泸州市龙马潭区西部老人特护院院长。2001年企业解散下岗,2002年他把自己36年工龄的下岗费及其它,全部投入,创办了西部老人特护院至今。九年如一日替人尽孝,坚持走民办养老护理的慈善路,九年为贫困老人、下岗职工老人支付住院费16.66万元,医疗费5.8万元,九年来亲自抱着因儿女不在身边的临终老人213人,让其在自己的怀中安详地、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人生。九年共接收孤寡三无失能老人,社会遗孤共43人。并积极为推广爱心护理工程,筹办养老协会,帮助政府培训全市公、民办养老机构院长及护工作出了贡献。
谢祥宇,男汉族,44岁,新疆轮胎群星建筑有限公司经理,农民企业家。1991年,他在新疆创办了家具厂。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先后在疆创办了轮胎群星建筑有限公司祥宇分公司和新疆博能化工责任有限公司,成了新疆有名的农民企业家和家乡闻名的千万富翁。但他有颗纯善、博爱的心。致富后,不忘培育他成为企业家的新疆当地,每年都捐款捐物资助当地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为企业数百农民工买保险、资助困难职工,从2001年到现在,先后资助本乡贫困老人近1000人,救助身患重大疾病老人近百人,连续10年给本村66位老人发放慰问金,为48户农村五保户和孤儿发生活困难补助,仅2009年他给全乡老人资助的各种资金达29万余元。还为汶川地震、修公路、建学校等积极捐款。被家乡父老乡亲称为“积德扬善、扶贫济困、敬老爱老”的“活雷锋”。
贵州省
张兴华,男,汉族,39岁,在贵阳做小本生意。长期帮助精心照料一位非亲非故70岁贫困无助的患直肠癌老人。自己节衣缩食,为老人买家用电器,为老人筹钱治病做手术。几乎每天都到老人家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帮助老人喂饭喂药,洗澡擦身,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甚至不怕脏臭,用手给老人抠大便,解除老人痛苦。老人含泪对人说:“我无儿无女,兴华照顾我比亲生儿子还要好。”农民工用“孝心”树起道德的标杆。2010年被评为“贵州市十大道德模范”。
王家霞,女,土家族,62岁,务农。几十年如一日精心侍奉患病的公婆与丈夫,婆婆患结核病和尿血,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公爹患严重的风湿瘫痪在床。1972年身患疾病的丈夫也整天躺在椅子上,她忙里忙外,既要护理丈夫,又要侍奉公爹。在她长达17年之久的精心护理下,公爹活到79岁才去世。丈夫也被她从死神手中拖了回来,成为一位健康的工作干部。她还将丈夫的四个弟妹抚养成人。只有小学文化的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长期摸索,懂得一些医药知识,十里八村的村民常来找她看病。每次都热情接待,从不推脱,义务承担了村医和接生员的角色。汶川地震后她将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00元捐给了灾区同胞,2009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评为“贵州省十佳敬老好媳妇”。
云南省
杨长友,男,44岁,村民。父亲弱智,母亲残疾。这位普通农民,从16岁起,不仅用瘦弱的双肩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还先后赡养、服侍五位年迈老人。他每天勤于劳作,侍弄庄稼,做好家务,还要精心照顾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的父母。他看到孤寡老人杨宝安,伯父杨朝富和哑巴三叔(现已故)生活无着落,就以深厚的爱心,义务照料。老人年迈多病,他不辞辛苦,做饭浇水,端屎端尿,洗脸擦身。哑巴三叔病重,他多次带他医治,去世后,认真安葬。杨长友几十年如一日孝亲敬老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赞扬。杨长友的孝心、爱心,让人们肃然起敬。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敬老爱老、邻里和睦相处的风气蔚然成风。
和长贵,男,纳西族,58岁,村民。和长贵从小患有先天性智障耳鸣,7岁时多病的父亲去世,11岁时母亲改嫁到外省。11岁的和长贵不得不承担起自己生活和赡养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大娘和聋哑的二娘的责任。家里很贫穷,但他历尽苦难,让老人们吃饱。他把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压在心底,竭尽全力照料两位老人。他在简陋的房子里,给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由于无钱治病,大病瘫痪在床,和长贵给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精心服侍。吃苦耐劳,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着两位老人,而他自己却从一个孩童到58岁的老人。和长贵默默的爱、默默的奉献的高尚品质在香格里拉广为流传。
徐登早,男,62岁,村民,老年人协会会长。徐登早热心于老年文化活动。2006年,他个人出资31万元建立了乡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设有图书、棋牌、茶室、文艺活动等项目,组织老年人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营造文明健康的精神氛围。他积极组织文化活动队为老年人和村民演出,到大理、昆明以及越南等地演出。几年里,徐登早付出了大量心劳,村里乡里老年人们文化生活活跃,精神愉快,生活幸福。徐登早也获得了云南省和昆明市的多次表彰。
西藏自治区
白玛群培,男,藏族,中共党员,39岁,山南地区曲松县罗布沙镇罗布沙村个体采矿业。白玛群培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是基层共产党员的楷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