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拟建31家养老院 民办机构占一半
来源:无锡阿福台 发布日期:2011-07-28
近日,记者从无锡市政协视察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暨重点提案督办会上获悉,今明两年,我市拟建31家养老机构,新增9000张床位,投资10多个亿。而最具亮点的是这31家养老机构中有14家是包括港资在内的民办机构。
民办养老机构占比超30%
我市早于1983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早16年。2010年底,我市户籍老年人口达93.9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20.18%。据初步预测,到2020年全市户籍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24%,到203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左右。
根据无锡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我市明确了“9064”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居家养老,4%的 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而目前全市已建有各类养老机构131家,机构床位2.2万张,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3张。居家养老服务机构607家,老年活 动中心(室)1634个,为老服务平台5个。
去年,我市按照“社会能办的社会办,社会不能办的政府兜底”的思路,举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推介会,向社会公开推出13个养老机构建设项目,其中6个项目当 场签订合作意向书,意向投资近6亿元,市老年公寓等建设项目受到美国M3等多家公司的青睐。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已从2000年的500余张快速提升到目 前的6800张,占比超过30%。
“先天不足”力量薄弱
但是,与“先天”优越的公办养老机构相比,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依旧面临许多困难。虽然入住率相对较高,但民办养老机构大多规模较小、资本实力有限,为租到一处稳定、合适的养老场所,往往不得不将总支出的50%以上用于房租支付。
“投资一家企业3年可以有回报,商业地产5年开始有回报,但是投资一家养老机构要做好15—20年的准备。”在重点提案督办会上,市政协委员发言说。由于 多数民办养老院的运营资金完全依赖入院费,而不少老人通常经济拮据,因此很多时候,民办养老院被迫要面对生存压力和公益性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位委员给大家 算了一笔账,老人每月光伙食费就近500元,外加护工工资、水电费开支、采暖费、有线电视费等,如果入住率达不到50%以上,亏损是必然的。
无锡一位不愿具名的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养老机构经营利润薄,工资待遇肯定就低,招聘护工遇到瓶颈。“现在入住40多名老人的公寓只用了6名护工,且因为工资低,护工流动性大,几乎过两个月就要重新招聘。”这位负责人说。
进养老院重重顾虑
除了政策上帮扶不足,人们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无锡市崇安区广益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社会福利养老场所,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很多时候之所以空置率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人认为让老人去住养老院是子女不孝顺。
越是文化水平高的人,对进养老院这件事看得越开,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家住南长区文隆里的丁金芝老人的想法很开通。丁阿姨今年73岁,有3个女儿 1个儿子,因为原先住的房子要拆迁了,但为了不给儿女增添照顾的负担,主动提出要去养老院。“虽然儿子有顾虑,但我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起居有 人照顾,还有老姐妹做伴,又能免除孩子的后顾之忧。”
社会办养老机构有政策
江阴市去年引进3.5亿港币,开建酒店式老年公寓,崇安区通过BOT方式,引入民资4000万元建成靖海颐养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已批准设置社会 办养老机构46家,投资总金额4亿多元。按《无锡市区和会办养老机构补助办法》等政策,建立每张床位最高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每月每张床位60— 100元的日常运营补贴机制,还明确了公益性项目用地可以划拨、水电气、有线电视和税费等可减免等十多项优惠政策,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兴建养老服务设 施。同时,我市还对低保、低收入和80周岁以上的三类特殊老人给予月人均200—600元的无障碍进入机构养老的补贴。
公办民营也是一条路径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公办民营’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在会上,政协委员建议。所谓公办民营,即政府补贴机构硬件,交由民间机构进行市场化运营。其实, 为了推动创新,我市早已经转变过去单一由政府建设管理的模式,对11家公办养老机构采取租赁、承包、合作经营,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对其他公办养老机构, 实行全员聘用,激发内在发展动力。
记者了解到,在国外,公办公营养老机构之外,也有民办公助与民办民营等养老机构的补充。以英国为例,2001年,该国私人机构投资经营的护理院占护理院总数的63%,但是入住护理院的老人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英国政府事实上承担着大部分养老服务费用。
另外,企业也可以成为兴建民营养老院的主力。在此之前,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已经通过投资养老基金的方式,入驻位于北京昌平的某国际养老机构。很多保险公司也纷纷开始斥巨资建立养老院、养老公寓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着手养老业的长期经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