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产业前沿 --> 阅读

布局老龄化:“未富先老”蕴藏巨大商机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日期:2011-09-01


  “真是疲于奔命……”一想起今年春节那个“熬煎”,37岁的张婕仍有些后怕:大年初二晚上母亲因支原体感染引发心力衰竭被紧急送进医院,父亲一着急带状疱疹犯了,孰料公公又感冒发烧,有些脑梗的婆婆也离不开人,自己和身为独子的丈夫要忙于上班,9岁多的女儿也需要人照顾,尽管有自家姐妹帮忙,夫妻俩仍是焦头烂额。张婕感慨说:“那时候真希望能长出三头六臂。”
  “四老一小”,张婕遇到的压力和苦恼并不是个案。
  
  社会养老服务凸现大缺口
  
  上周四,鱼化寨三春晖老年公寓,二三位老人坐在院中晒着太阳,院内角落鲜花盛开,环境整洁宁静。这是一家去年5月开始正式运营的民营养老机构,二层公寓楼约有150个床位,均是两人标准间,彩电、空调、暖气及热水一应俱全,至今入住率仅有三分之一。公寓杨主任称,运营一年来一直亏损,直到今年5月才稍有好转。
  今年3月发布的《西安市养老机构现状调研报告》信息显示,截至2010年4月底,西安市运行的各类养老机构共有55家,其中民办机构33家,公办机构22家;总床位数6816张,入住老人3913人,平均入住率为57.4%,低于全国养老机构的平均收入水平,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占入住老人25.2%,入住民办养老机构占74.8%。信息不畅,知晓率低;硬件设施不好,环境差;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质量差;远离城市,交通出行购物不方便,儿女看望不方便等因素是导致入住率低的主要原因。
  西安市老龄办调查,目前全国普遍存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服务严重滞后的情况。来自老龄办的数据显示:西安市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有7.5万,占老年人总数的6%。西安市每百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0.55张,入住老人占西安市60岁以上老人总数的3%。而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底,北京市平均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2.48张,上海市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2.68张,杭州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1.76张,西安市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大大低于国内一些城市的发展水平。目前西安市具有爱心护理资质的护理院有19家,能长期照料老年人入住的工作人员只有1387人,凸现巨大缺口。这些数据透射出的,是亟待发掘、发展的西安养老事业的巨大商机。
  
  社区养老期盼各方助推
  
  养老“钱景”广阔,但是在张新平看来,这块“蛋糕”不好切。
  张新平是西稍门附近旭景名园社区“日间托老所”的负责人。该小区有4000多住户,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900多位,30%~40%的老人给子女看小孩,20%的老人平时打麻将。托老所里摆有2张麻将桌,供老人闲暇时消遣;在外面的桌子上则放满各种报纸供老人阅读;室外则是象棋,上午9点多已经围了一群老人在“厮杀”。张新平说,托老所成立初衷是为旭景名园社区老人营造可口的餐饮服务(包括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入户),满足社区老人的娱乐、保健需求。如果能正常运转起来,将用创收部分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实现所有社区信息共享、日间入托、文化娱乐、咨询检查等,全方位为老人服务。
  如今,经营了一年多的托老所却让张新平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花钱请来老师,给社区里力所能及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的手工编织培训;社区里的健身队、秧歌队等5个组织,老年人穿的鞋是托老所免费配的;托老所开展的居家养老,对孤寡、行动不便、无经济来源、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免费送盒饭,上门照顾老人,定期打扫房子……但资金问题却是最大的掣肘。
  社区83岁的魏老太太说“这个机构办得好啊,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好。在这打麻将、打牌都不收费,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老人也不会觉得孤独。”82岁的赵老太太也对托老所赞不绝口,“我自己有3个女儿,2个儿子。儿子还不如所长好,整天都不在家”。老人们言语中对张所长及托老所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谈及是否应该缴纳一定的费用时,58岁的付雷老先生说“适当的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合理的。政府没有补贴,需要经营者自己承担,比较辛苦”。
  为贴补托老所,张新平办了个“租售房信息部”,还开办了个快餐服务,“能挣些钱,也用于托老所。”为压缩成本,做快餐的每个环节,张新平都亲自上手。每天早上5点起床,骑电动自行车赶到菜市场,能买到最便宜的菜。回来炒菜他是厨师,卖饭时叫一个托老所的工作人员帮忙,他亲自打饭。“能支撑到现在,真是靠一碗饭一碗饭打出来的!”
  蛋糕很大却不好切,张新平的经历是对西安目前社区养老事业处于尴尬状态的现实注解。
  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显而易见,老年人在长期生活的社区中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帮助老人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的造访能使老年人精神愉悦。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在家里过晚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家庭资源(住房、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等),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探索介于社会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我省也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从无到有,西安、宝鸡等市213个社区已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兴办养老机构。西安市2010年至2014年的“5年养老规划”显示:今年西安将建50个“居家养老社区托老站”,扩大试点,引导更多民间资金逐步参与到养老中来;2011年~2014年每年新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或托老站100个,至2014年力争城市社区托老床位数达到5000张以上;到2014年新建国办养老服务机构项目11个以上,总投资7.07亿元,增加床位12940张。
  
  保险资金欲涉足养老业
  
  在未来10到20年左右的时间里,第一批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将逐步进入老年期,以现有的养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来看,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情况不容乐观。但是老龄化又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保险业在参与基本社会保障服务、投资管理养老医疗机构等方面,发挥功能作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因此,保险公司参与投资,可以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缓解老龄化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省内保险界专家林增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寿险公司能够将保险资金运用到缓解老龄化压力,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那么这些公司必然会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欣慰,也会对保险公司“刮目相看”。林增余认为,寿险公司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主要是重疾险、分红险、养老险和意外伤害险四大系列,其中由于养老保险未来收益缺乏吸引力,所以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如果保险公司能够将养老险和养老服务相挂钩,被保险人的保险权益就可以在养老金领取和享受等值养老服务之间实行互相转换。这样,养老实体向上能够衔接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养老保险,同时也能带动老年医学和护理服务。既保证收益,又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社会服务形象,延伸寿险产品的产业链。
  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先走一步,开始进入养老市场。合众人寿去年底已在武汉动工,作为公司养老产业基地群中旗舰店的武汉合众健康谷,将打造集养生、养老、旅游度假、康复疗养、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高端服务产业平台。据合人寿陕西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合众人寿总公司已在我省的一些地方进行市场调研,意欲在西安打造西北五省养老社区,下一步计划还将逐步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规划建设合众养老产业基地,构建全国性产业基地群。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也在一次论坛上表示,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将带来长期稳定回报,泰康人寿已准备投入40亿元进行试点,建成新型健康养老院“泰康之家”,试点成功之后将进一步发展养老社区全国连锁经营。
  
  公寓化房产抢攻养老市场
  
  人口老化除了衍生身心照护与疗养等方面的社会课题,其实也随着社会的富裕造就另一种商机。这在日本等早已进入老年化的发达社会有许多前例。看准这一未来数十年的市场需要,上海两年前就出现了结合养老、房地产投资和酒店服务等多种概念的高端另类老人社区。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说,“中国老年人群上升的速度不亚于我们城市化的速度,老年公寓在中国属于稀缺产品,如何解决这块刚性需求很重要。”房地产在“十二五”还有很大发展,但到了“十四五”时期,人口拐点到来的时候,住宅运营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50岁以上的人群拥有人生最高的财富净值,他们居家养老的住宅需求正在成为房地产行业新的转型领域之一。
  随着泰康人寿、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纷纷启动养老地产项目,许多开发商也跃跃欲试,觊觎养老地产的商机,资本也闻风而动。万科、首创、保利、华润等地产公司专门成立了养老地产的研发团队。保利地产副总经理胡在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利现在正在做研究,未来老年住宅的市场很大,公司很看好这一市场的前景。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以及城市综合运营等低风险业态被定义为保利未来“新的盈利增长点”。2010年12月27日,万科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住宅开发运营领域。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透露说,养老地产的战略地位,将不亚于工业化住宅的地位。
  尽管养老地产未来的市场前景被认为很宽广,但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又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设计、金融模式都尚不完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说,目前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档次比较低,开发企业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对老年客户群细分不够,配套和服务的设施有限。再加上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整合度低,适合老年人的一些设施和产品都很缺乏。养老住宅相关的金融创新也不完善,整体市场仍需要升级
  “未富先老”一方面增加了社会养老支出以及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多年的积淀,许多老年人生活明显改善,有一个较大的潜在消费市场,“银发经济”随之升温。我国人口“未富先老”的特征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需要积极应对的重要任务。人口老龄化给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给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换一种思路,许多企业将找到新的商机。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十年磨一剑 助…
 上海及长三角军休干部医养融合、智慧养老…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生态康养产业规划服务工…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文艺和体育工作委员会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一行赴…
 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