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试点老年护理计划:上门服务高龄老人个人付两成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日期:2013-04-01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老龄化进程。如何让老人不但老有所养,而且高龄、失能失智、患病老人都能得到精心护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昨天举办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政府管理者、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破解“老年护理难”展开探讨。
居家护理是方向
杨浦区卫生协会会长金其林介绍,本市纳入医保定点的老年护理院有66家,核定床位7973张,实际开床1.1万张,按周转率每年每床2人算,一年能收住2.2万人次。而上海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达到245万,据复旦大学研究机构测算:其中4.6%属于“有疾病且不能自理”,也就是20万人。老年护理床位供需相比约为1∶9。
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建1万张老年床位。“即使目标顺利实现,所有老人都住进机构显然也不可能。”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说,让大部分老人居家护理才是实现“老有所护”的合理路径。
据杨浦区对1.7万位老人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老人更乐意居家养老。青松居家康复护理机构首席执行官王燕妮以国际对照研究为证:同样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养老机构得到妥善照顾,平均存活时间大约是2年,各国家都相似;而如果他们留在熟悉的社区或者是家里养老,有家庭成员或其他人照料,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指导干预,可以延长生命8年。
资金人员双短缺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在现阶段,发展居家护理面临资金和服务人员短缺的双重瓶颈。
上门护理的费用从哪里出?据介绍,在上海,要找到掌握医疗护理技能的“特殊保姆”每月至少要5000元,显然大多数老人无法承受。有专家建议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借鉴日本、德国的经验,从中年时开始缴纳参保费,60岁后开始享受。但上海社科院左学金研究员指出,目前各种社会保障支出已经占企业平均职工工资的14%,再增加一块护理保险,无疑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用人成本,“竞争行业的不少企业已经面临生存困难,再筹资让企业掏钱,会被压垮。”同理,我国财政税收主要来自企业,用财政补贴老年护理,一样会将负担间接转嫁到企业身上。
合格的护理人员也严重不足。目前上海从事保姆的多是30岁—50岁的外来务工人员,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医疗护理技能。而让医院护士额外担当上门护理工作,也很难大规模推开。如沪东老年护理院开展上门“介护式”服务试点,推出了近百张居家护理病床,但全院护士只有19人,日常医护也忙不过来,再扩大受益对象显然“力不从心”。
破解难题要创新
虽然困境重重,老年护理事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金其林说,目前上海属于民政的养老机构有631家,床位10万张,“十二五”期间还将增加100家机构,床位增加到12.5万张。但养老机构与医保、医疗联网的只有12%,因为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没有医务人员看护,导致有病的老人不敢去。上海财经大学俞卫教授也指出,要改变老年护理民政、卫生、残联等多部门“碎片化”管理的状况,将本已有限的资源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提出,可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建立“时间银行”,培训一些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将服务时间“储蓄”起来,日后需要时再“提取”,让别人照顾自己。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让现在投入的时间将来“反馈”,可能成为缓解老年护理资金和人员“双短缺”有效办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建议,尽快将居家护理服务人员“职业化”,提高收入,完善社保待遇,从而吸引高素质的人员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王燕妮特别补充,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前一段时间有报道,养老院员工虐待老人。在谴责这些人的同时也要换一个角度来想,每天从事照顾老人的工作,必然会积累大量的情绪压力,如果没有专业疏导就会产生心理扭曲,继而伤害到所服务的对象。”
据透露,上海正在试点探索老年护理保障计划。即通过评估后,对符合要求的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一次收费50元,医保支付80%,个人负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