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老龄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日期:2013-10-17
近日,记者从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市中心支行了解到,近年来,当地金融机构针对老龄社会步伐加快的实际,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积极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目前,齐齐哈尔已经成为世界第15个、我国第1个荣获由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奖牌的城市。在这其中,金融支持老龄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据介绍,作为国家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城镇高学历青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老年人比例已接近30%,老龄事业发展要求迫切。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党政部门将老龄事业作为齐齐哈尔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当地人民银行积极协调和指导金融机构重点推进支持养老机构建设、创新融资手段、改善金融服务水平等工作,积极支持老龄事业发展。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市中心支行专门出台了金融支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与市工信委确定了80家重点支持企业和132个重点支持项目。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担保中心合作,向142家老龄产品生产企业累计发放贷款8.6亿元,用于企业发展老龄产业市场。各金融机构与老龄委、民政局合作,对全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了星级化信用评定工作,在地方政府给予相应资金扶持的同时,增加对养老机构信贷资金的投入。目前,该市各金融机构已向63家星级养老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94亿元,新建老年公寓面积1.5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643张,新建活动室和医疗室142间,新添老年人活动器材892台(套)。同时,该市还创新开展“农村老龄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以地养老”模式和“父母贷款、女儿担保连带偿还按揭贷款”的“父贷子还”两种金融助老模式,将老人实物财产合理转化为消费。截至2013年8月末,该市金融机构已向10614名农村老年人发放贷款3.11亿元,将8.1万亩耕地使用权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平台转化为定期领取的现金,向城镇1237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发放“父贷子还”按揭贷款2.34亿元,解决了老年人因年龄偏大而不能按揭贷款买房的问题。
为满足储蓄养老需求,齐齐哈尔市金融机构推出了“储蓄+意外伤害人身保险(放心保)”、“储蓄+家庭财产意外损失保险”、“储蓄+医疗保险”等产品,既满足了老年人较高的储蓄倾向,又保证了老年人应对意外的需要。目前,齐齐哈尔市老年人专项储蓄已达43.6亿元,占全市储蓄存款的5.6%,投保金额3.8亿元,保险公司向51名老人赔付意外伤害损失216万元,向68名老人家庭赔偿财产意外损失121万元。全市金融机构根据老年人对金融消费的便捷性要求,在老年公寓、老年社区活动室等老年人密集场所设置127台老年人专用ATM机网点,累计取款达8.6亿多元。此外,92家营业网点开办了为老年人上门服务的存取款业务,累计为老年人上门服务3000多人次,取送款金额达1亿多元。同时,针对老年人对服务价格敏感的特点,该市金融机构对养老金客户和老年客户给予免除开卡工本费、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等让利优惠,累计优惠金额达467万元。此外,齐齐哈尔市金融机构进入社区,为老年人举办了1200多场次有关ATM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理财产品等专项技术的培训,帮助近3.6万多名老年人更好地掌握金融工具、了解金融产品。
在当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齐齐哈尔市养老护理机构发展迅速。2013年8月末,获得信贷支持的63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6712张,占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的44.8%。63家养老机构为养老服务设立热线电话328条,老年人紧急救援系统48个,居家养老微机管理系统34个,安排空巢老人2479人、高龄老人1144人、失能老人857人。2013年前8个月,142家老龄产品生产企业增加值达到12.7亿元,同比增长20.9%,产业涵盖了食品、服装、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产业,研发出老年康复辅具、护理用品、自助设备43项,开发出老年人专用商品61种,推出老年人专项服务27项,老龄用品开发生产和升级换代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使老年人生活质量日益提高。2013年8月末,全市无障碍金融网点达到了1132个,老年人专用金融窗口1167个,老年人专用ATM机163台,老年人享受金融服务满意度达91.4%。“以地养老”的10614名农村老年人平均月收入达到了617元,比贷款前增长了76.2,“父贷子还”的1237名城镇老年人户均住房面积比贷款前增加了62.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