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产业前沿 --> 阅读

无锡已步入老龄加速发展期 未来养老怎么选?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3-12-18


   记者从市老龄委得知,无锡早于全国1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目前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老龄人口达103万,占户籍人口的22.1%。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4.38万人。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达到127万,占户籍人口的25%。未来养老,何去何从,甚至已经开始引起年轻人的讨论。目前,无锡主流的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

  晚年生活得有个寄托

  家住崇安寺社区的刘树梅老人今年69岁,1995年退休后便一直与儿子住在一起。直到去年儿子买房后,上下两代人才分开住,刘阿姨自此开始独居生活。身体还算健朗的刘阿姨没打算去养老机构,从2004年开始在社区做志愿服务者,为孤寡老人买菜、烧饭、打扫卫生等,还担负社区治安巡逻工作,如今已坚持了近10年。“社区里有几十年的乡邻,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不想去别的地方。”将来有一天行动不方便时,刘阿姨希望有像她这样的志愿者,帮忙照料生活。

  对于退休后去哪里养老,今年82岁的吴崇德老人也认真考虑过,尽管年龄较大,他认为还是住在家里比较合适。吴老伯曾是一名医生,退休后,他选择发挥余热,每周去城中公园,为晨练的老人做义诊、量血压、测心跳等。“子女不在身边,老伴还健在,有个伴、生活有人照料,不用去养老院。”吴老伯的态度,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很多老人的想法如出一辙:不愿去养老机构,首先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认为去养老机构就是没家人管。再就是退休后老有所为,这让很多老人感觉生活有寄托。

  据市老龄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在居家养老信息服务方面,已有无锡市便民服务中心“96158”等5个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提供应急救助、快速联络、生活助老等服务,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便利,已惠及我市4.2万户老年人家庭。

  机构养老

  需要好心态和收入保障

  84岁的刘阿姨于今年5月住进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她认为机构养老并没有什么不妥。“周边环境清净,服务也跟得上,住在这里,比我一个人闷在家里强。”这种感觉,随着好朋友邹秀玉的到来而愈发强烈。刘阿姨与住在该福利中心的邹阿姨,在一次娱乐活动上认识并一见如故。又因都做过教师,相似的职业经历和相同的年龄,两人最终成了好姐妹。平时不仅相约一起参加福利中心举办的各种活动,还经常相互“串门”拉家常。

  今年74岁、同住在该福利中心的徐雪仙老人,对机构养老也有自己的看法:“养老不能只靠子女,最终要社会化。”徐阿姨有一儿一女,分别定居在北京和国外,常担心父母亲的生活。徐雪仙和中风的老伴一同入住养老机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免除子女的后顾之忧。

  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的负责人认为,在我市,尽管目前居家养老是基础,但未来机构养老会成为支撑,这从逐年增多的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可窥一斑。据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我市现有养老机构142家,养老床位总数达3.3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32.2张。社会办养老床位数超过9000张,占比达30%以上。

  养老床位足够,但是否去养老机构,除了取决于老年人本人及家人的心态外,还要考虑家庭收入情况。“在无锡,硬件设施较好的养老机构,除了少量收费相对较低的公益性床位外,一般每位老人每个月需要交2000—3000元的费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退休金来负担,那老人的家庭年收入至少要在10万元以上,才能保证这个固定支出。”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唐辉告诉记者。由此看来,养老机构的不菲收费提高了机构养老模式的门槛。因此,有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建议,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最好选择居家养老;而高龄老人、失智失能老人、子女无法看护的老人应选择机构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

  力争服务家庭化

  11月27日,我市首个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投入使用,这个综合体位于崇安区广瑞路街道,下设阳光老人助餐中心、金百灵家政服务公司、阳光老人公益社团联合会等多个分支机构。走进综合体内,记者发现其为老服务设施众多,有开心剧场、动感舞厅、欢乐茶吧等10余个活动载体。启用后,该综合体将面向辖区6000多名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家政保姆、文体娱乐、心理疏导等居家养老服务。

  据负责人介绍,该养老服务综合体运转以来,目前约有500名辖区老年人体验了送餐配餐服务,方便了许多自理能力弱、独自居住的老年人。

  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其实就是社区居家养老的一种,其优势在于:老人可以住在家里,但由社区的相关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可以说是融合了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某些特性。目前,该模式在我市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主要是街道或社区根据自身特色为辖区老人们提供针对性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需要社会资源的配合,催生了各类为老公益项目。今年,我市继续推进公益创投活动,首批获选的85个项目中,为老类37个,占总数的43.5%,服务对象近2万人。

  服务内容包括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身心关爱、增强新退休老人适应社区生活的能力、居家老人应急自救知识培训、关爱失独老人家庭、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等,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辅助性支撑。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十年磨一剑 助…
 上海及长三角军休干部医养融合、智慧养老…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生态康养产业规划服务工…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文艺和体育工作委员会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一行赴…
 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