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遭遇“大忽悠”该咋办
来源:抚顺日报 发布日期:2014-11-24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老龄化日益凸显的今天,几乎家家都有“宝”。然而有些骗子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心软、贪小便宜等特点设计骗局,许多老年人就一次又一次地被骗子“哄着去送钱”。
对于老年人来说,哪些骗局最容易使他们上当?调查发现,保健类产品名列榜首,包括保健药品、医疗器械、药物等;其次是理财类,包括:假冒收藏品、首饰或高收益现金投资。
防不胜防的保健品
市民丁女士72岁,和74岁的老伴刘先生住在望花区。就在半个多月前,一则网上小广告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打乱了。据丁女士介绍,刘先生患糖尿病多年。有天她看到了免费治疗糖尿病特效仪器的网络广告,一时心动便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病情、详细地址告知客服。第二天便接到电话,说是要支付1200元的邮费,就可以收到治疗仪了。这时丁女士已经感觉到对方可能是骗子了,便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但是从那以后便不停地接到骚扰电话,这样的日子已经维持半个月了。丁女士说:“我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例子,没想到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好在钱没有被骗走,但是给我和家人造成很大困扰。我想提醒老年朋友们,有病要到医院去治疗,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形式的广告,也不要幻想会有免费的午餐。”
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高女士今年73岁,一位退休教师,谈及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她仍难掩愤怒。高女士说:“我上当受骗是几十年前了,但是现在仍然有这样的骗局,我想把我的经历讲出来,给老年人提个醒,千万别糊涂。”1990年的一天,高女士拿着6000元去交房款,路过公园时,看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蹲在地上哭,出于同情,高女士上前问清缘由。原来小伙子爸爸受贿被抓,于是想把爸爸价值2万多元的金手表卖了换些钱好“上下打点”。高女士犹豫要不要就把这金表买了送给儿子作为新婚礼物,还能成全小伙子的一片“孝心”。就在这时一位“好心人”出现了,同样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表示其表妹在银行上班,可以帮高女士辨别手表真假。就这样,几个人一唱一和使得高女士深信不疑,最后以6000元的价格买得了这块金表。第二天,高女士到专业修表处验证得知,这只是一只产自天津的普通机械手表,市场价不过30元。“从那以后,我逢人就讲我被骗的经历,提醒身边的人擦亮眼睛,不要贪小便宜。”高女士说。
出手前要三思
新抚区工商局“12315”举报投诉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骗子的手段是越来越高,不仅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就连年轻人也深受其害。从认知能力来说,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因此,保健品成为一些骗子们的利用工具。骗子们往往会讲一些让老年人听不大懂也弄不明白的专业知识,片面夸大一些疾病的危害,让老年人觉得问题严重,不得不马上买药。另外从老年人自身来说,购买东西时,要头脑冷静,三思而后行。由于自身信息判断能力比较弱,最好不要急于做决策。遇到别人忽悠和怂恿时,最好找家人亲戚朋友进行鉴定。如果上当受骗应尽快到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