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办建议个人所得税征收 应考虑家庭养老因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4-11-24
是常回家看看,还是接父母到身边?
这个问题难住了不少年轻人。原因是,目前的商品住房难于满足接纳父母的条件。比如90米以下的商品房,以及各种保障房鲜有3居室的,这使得2012年国家启动的居家养老政策面临挑战。
对此,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指出,目前制定家庭养老的支持政策比较多,但是家庭养老面临着市场化、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少子老龄化、空巢化的严峻挑战。
家庭的功能在减弱,使得家庭反而变成了儿童、老人及其他弱势群体获得政府和社会支持的障碍,这是一个悖论。
“比如个人所得税,未考虑到赡养的因素。保障房90平米、60平米是不可能三代同堂的。”他在近期举行的首届敬老文化论坛上说。
他这么说不无道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目前无论是个人所得税政策,还是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阶梯资源价格政策,均是不鼓励老人与子女共住的养老性政策的。
居家养老遭遇挑战
根据2012年修订通过、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居家养老是比社会化养老更为重要的方式。
上述法律提出,“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为此,该法强调,“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不过,在政策制定上,很多政策以个人、不以家庭为单位。这导致老人居家与子女在一起养老变得很难。。
比如个人所得税,目前以个人来征收,未考虑家庭,也没考虑到赡养老人的因素。同样保障房一般以90平米、60平米为主,难以实现三代同堂。
另外,阶梯电价、阶梯气价等都限制了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原因是,用的电越多,缴纳的费用越高。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黄荣清指出,很多政策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像新加坡、日本的房子都很小,60平方米就是三居室,80平方米都是4居室了。如果父母和子女住在一起,税收还会有优惠。目前中国的税收是人越多,收税越多。而90平方米一般也才2居,60平方米的房子才是1居室。
类似的还有单独、双独子女政策。尽管这些家庭可以生2个子女,但是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来征收的,人越多收税越多。
“中国目前的问题还在于,流动人口比例大,流动人口自己的住房问题都难解决,更谈不上和父母住在一起了。”他说。
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全国18%的人口处于流动状态。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5亿,其中八成从农村流入城镇。2013年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增至33.7岁,比2011年的33.1岁提高了0.6岁。
修复和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建议,下一步需要制定发展家庭养老的支持性政策。
政策的取向是增强家庭成员养老能力,修复和强化家庭养老功能,针对家庭成员养老功能的弱化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目标是确保老年人尽可能长地待在家里,而不是到养老机构去。
确保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社会的支持,这是发展型家庭政策的两个目标。
吴玉韶建议,应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对赡养老人的子女减少纳税。在宜居环境方面,建议应当出台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或者共同居住的政策,在购买住房的贷款利息、贷款首付或者契税上给予优惠。
例如买一套房子,跟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就可以得到契税贷款方面的优惠,鼓励跟父母就近或者共同居住。这类似日本的“一碗汤”的说法,“就是从你的家做好一碗汤,做好给父母送过去不凉的距离。 ”他说。
此外,还要解决户口迁移上的限制,支持老年人跟子女同城居住。
在住房方面,应吴玉韶建议,可以借鉴韩国、德国等国家的做法,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住宅里面能够设计“多代屋”,白天打开隔断是一家,晚上关上隔断是两家,既方便老年人也方便子女,鼓励多代同住。
最后是应当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发放“三代同堂花红”,就是给与父母同住的子女发补贴。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保障房只能保障最低生活要求,对于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房,客厅可以作为居住空间,所以并不需要三居室的形式,这也是避免保障房福利陷阱的一种措施。
对于商品房而言,可在政策上支持居家养老,如减少居家养老人群的住房款、个人所得税等,在生活成本方面也应当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独生子女政策等带来的一系列养老问题,真正促进实现居家养老。”他说。
至于目前的阶梯电价等不鼓励老人与子女共住的情况,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张晓春认为,问题在于现在的阶梯收费还不是太精细,难以精细地知道家庭有多少人在用电,。
阶梯式定价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比较容易实施的政策,“以后会有更加智能的设施,加上人们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会更加精细到人的计算,会使得收费更加公平。”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