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独居社会,除了卖房子还要考虑啥?
来源:红网 发布日期:2015-07-21
7月20日,在三亚举行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5届年会开幕式上,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任志强表示,家庭分裂速度的提高会增加购房需求。他还认为,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也会增加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任志强说,现在的80后认为自己可以继承老人留下的房产,却意识不到人们的平均寿命在延长,其实还需要买房子。(7月20日中国新闻网)
老龄化程度提高将增加住宅需求,这番判断很可能是对的。从一线城市到省会城市,再到地级市、县城,不少在上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居民楼,因为质量、功能设计等多方面缺陷,而今都已过早迎来“疲态”,其中一些甚至已经变成危楼。而在新世纪以来,新投建、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质量问题依旧突出,一些知名开发商力推的品牌、高价房产,也频频被卷入质量丑闻。
人均寿命在延长,甚至会随着基因科学等前沿科学的持续突破而大大延长,但房屋质量问题依旧,就让年轻一代继承上一代、上两代的房产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会化为泡影。任志强此番提出,“现在的80后认为自己可以继承老人留下的房产,但是他们意识不到人们的平均寿命在延长,他们其实还需要买房子”,其实是说了大实话,只是没把话讲太透。
如果仅仅从刺激房产消费的角度看,老龄化程度提高算得上是一个会持续带来地产销售红利的外部机遇,地产企业为此似乎可以欢欣鼓舞——但我们真的只需要考虑刺激消费和交易,并因此拉动GDP增长的所谓机遇吗?
房屋质量问题几乎涵盖了全国一线的知名开发商,到区域的有名地产企业,再到一般企业。开发商向购买者收取优质房产的购房费用,却交付质量低劣或存在突出缺陷的房屋,让名义上可以使用50年的房子只能使用30年、20年甚至10年,房子就变成了不能居住的危房,这样的开发与销售操作难道不算是一种可耻的欺诈?由此造成国内很多居民无法将举家财力甚至负债几十年购置的房屋,作为遗产留给孩子,让后者只能效仿自己的父母那样再做“房奴”,甚至让前者(现在的80后、90后居民)一生之中需要为两次购房倾尽家财,牺牲个人生活质量,这难道符合某些著名地产企业家经常用来标榜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笔者看来,各级住建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增强房产质量管理,加强对新建、在建居民住房的质量抽查,应允许和鼓励购房业主个体或联合在收房环节评测房屋质量,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应为维权业主提供支持;将房屋保修期限延长为设计使用年限,对已投入使用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暴露质量问题的房屋,开发企业应负有保障期限内保证安全居住的修缮责任;对质量问题突出、已无法通过局部修缮或整体加固保证安全居住的房屋,开发企业、审批机关应分担赔偿责任。
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上升状态。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如果再加上尚未办理婚姻登记但选择共同购房居住的分离伴侣数据,以及大量执意选择单身生活的各年龄段人群的数据,很可能会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从美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离婚热将直接促成更多的下一代子女在成年后选择独身生活。而今,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处于单身,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其中,有1100万老年人拒绝选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提供的养老院,坚持一个人生活。
可以认为,当前社会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将带来深远影响,不可避免使得未来中国社会同样出现大量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现象。基于同样的理由(房屋质量缺陷缩短了使用年限),这种变化、现象当然也可能带来更多购房需求。但必须注意的是,更多独自居住的居民无法控制自身疾病等突发问题带来的挑战,通常又会高估独居自理能力,如果政府和社区缺乏必要的关爱援助机制,又不能通过智能设备监控独居者的健康状态、安全状态,就可能引发更多的健康或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