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养老机构“一床难求” 好养老院要排两年队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0-10-25
尽管现在的老人多半是在家养老,但想去养老院的老人还是多了起来,这既是因为养老观念的变化,也是因为我们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今后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到养老机构去养老。老人想要的养老院是什么样的?他们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养老机构的建设、经营还有哪些难题呢?
要进优质养老院 排队两年也住不进去
北京市民孟宪平的母亲89岁了,祖孙三代住在一个不到50平米的房子里。老人身边离不开人,而他们夫妻还要工作,家里的居住条件又不能请保姆。孟宪平和母亲商量后,决定和妻子一起为老人找家养老院。
他们看了北京的几家养老机构都不太满意,不是太远,就是收费过高,或者是条件不好。后来他们找到了四季青敬老院,孟宪平对这家敬老院的环境、服务以及设施等都比较满意,因此他们从去年年底就给老人在这里做了登记,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住进来。
四季青敬老院有500张床位,从2008年开始就要排队才能入住了。北京四季青养老院工作人员介绍,从08年开始,在这家养老院登记的大约有2700人。
据了解,在北京市,像四季青敬老院这种条件的养老机构都需要排队等床位。根据2009年的统计,北京市有226多万老人,其中有9万多人有进养老机构的意愿。但是,北京市在2008年的时候只有3万多张床位,与社会需求的9万张床位有巨大的差距。
不仅是北京,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养老机构都是一床难求。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67亿,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达940万,部分失能老人约为1894万。但是,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有38060个,床位只有266.2万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至少缺300万张。
为缓解养老难 北京市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缺,环境好、设施齐、服务到位、收费又合理的养老机构就更缺。那么该如何解决老人入养老机构难这个问题呢?靠养老机构自己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院长刘中丽说,靠他们自身扩大规模有一定困难,只有靠国家和政府给他们们更多的支持,才有希望。
据了解,四季青敬老院是为了解决四季青乡的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由当地乡政府兴建的,当地政府先后投资了6000多万元,经过多次改建,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目前平均每人每月的收费在2500元左右,这个收费标准在北京市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就是这样的收费也只够维持敬老院的正常运行,很难盈利。那么,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才能让养老机构尽快发展起来呢?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介绍,目前北京市采用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为社会投资办公益性的养老事业提供政策支持,比如说具体实行每张床位8000到16000块钱的补助,并且在土地上采取无偿划拨的形式来吸引社会投资建设养老机构。
北京市政府在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的同时,更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运营阶段,每收住1名老年人每月给予100元到200元的补贴。
石景山民族养老院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私人投资兴建的,而这个民族养老院的床位也已经满了,目前也需要排队等床位。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每年都能增加1.5万张床位,目前已经达到了6.5万张床位,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只有10% 专业人员缺乏制约敬老院发展
除了养老机构设施严重不足外,能为老人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也不全,而且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也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今年,四季青敬老院又新增了256张床位,但是护理员还没有配齐。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院长刘中丽介绍,因为老人护理员不是来的人就能干,他还需要一定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还需要他有文化,所以这样招聘起来比较困难。
四季青敬老院新增加的256张床位至少需要30名护理员,但是目前只招到了10人。为找不到护理员发愁的不仅是刘中丽,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的负责人都为这个问题发愁。
人们挑选养老机构时不仅看环境设施,更希望这里能提供专业的护理。提供专业化的护理就必须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护理员有4000多人,其中只有2400多人有护理证。而具备高级护理员资格的专业人才,北京只有21人。
而从全国来看也存在同样的状况,全国的养老护理员有20多万人,而拿到护理证的只有2万多人,持证上岗的只有10%。
北京市已将发展养老事业作为一个单项列入了北京市的十二五规划。但是,目前国内只有为了拿护理证进行的资格培训,还没有一所学校为养老机构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目前,我国的养老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养老机构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以后养老机构的发展。
当一个老人说:“我想去养老院”的时候,也许是他对社会提出的最后的、最大的需求了。我们的社会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呢?养老事业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政府在这方面将有更大的作为,社会力量也将有更大的空间,尽快把一个个优质的养老机构建立起来,就是社会为老人尽孝。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说:我要去养老院。说这话的有老人,有正在老去的中年人,有总会老去的年轻人。我们今天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今天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