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机构”新方式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来源:云南网 发布日期:2015-08-24
“等70多岁,约上朋友去住养老院,又好玩又清闲。”53岁的刘先生现在已经在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但对一些已经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从家到养老院总有一道迈不过的“坎”。
近日,一对耄耋之年的老夫妻告诉记者,十多年了,他们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犹豫不定,最近发现了一家结合了居家和机构养老的中心,老两口尝了回“鲜”,住进了这家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老人如何养老很烦恼
今年87岁的金爷爷为“如何养老”这个问题烦恼十多年了。他和老伴两人一直都是单独住,儿女很孝顺但都在各自忙着事业和家庭,无法分出更多精力来照顾老两口。想请个保姆,老两口又觉得无法适应家里多了个人,凡事总要亲力亲为。
“年纪大了做事情慢,每天时间都排得非常满。”76岁的金奶奶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起来开始准备出门买菜,动作慢又爱和人聊聊天,买菜经常要花两个小时,等回家来就要开始做中午饭,午睡以后老朋友们喊着一起聚一聚,说不到几句话又要赶回家做晚饭,“样样事都很匆忙”。
“人年纪大了,应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也让儿女轻松一些。”金爷爷说,自己70多岁的时候就曾有过去养老院养老的想法,但是偏偏找了十多家就是没有找到满意的。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今年5月,金爷爷听朋友说起盘龙区开了一家新式的养老中心,便叫上儿女来到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很快,金爷爷和老伴就住进了位于盘龙区白沙润园小区中的温馨家庭助老服务中心,原本不大乐意住养老院的金奶奶也感叹:“这才是颐养天年的生活!”
金爷爷老两口和另外3位老人共住一套四居室的房子,老两口单独住一间带有卫生间的双人房。记者到时,金奶奶正在看电视剧,客厅里放了绿色植物,墙上挂着书法作品和其他装饰,明亮宽敞十分温馨。金爷爷热情地介绍起这个“家”:“就像住在家里面,下楼遛弯还可以逗逗院子里的小孩们。”他说,自己原来去考察过的养老院,基本上都是两人一间,房间密密麻麻,活动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个小花园,出门还要批假条,“人住进去,就像被关起来一样”。正是因为这样,金爷爷才找了那么多年后,第一次住进养老院。
养老新方式有家的温暖
据了解,盘龙区温馨家庭助老服务中心今年4月17日正式开始运营,可以为老人提供日托或全日托服务。其中,8~10小时的日托服务,为老人提供三餐和午休以及各种活动;而全日制托管,就是入住中心单元房,一般100多平方米的一套房内住4~6位老人,可以选择单人间、双人间、夫妻间不同的形式,每套房内配备了一位24小时工作的专业养老护理员,负责日常照料、保健护理、保洁整理等;同时还为从全国各地来到昆明避暑避寒的老人提供“候鸟式”养老服务。
“我们是依托社区服务,合理利用小区环境资源,结合自身优势,把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结合起来,打造养老服务创新模式。”中心负责人林彩说,助老中心除了为老人们提供专业的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不仅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才有家的感觉,不再感到寂寞孤独。
据了解,助老中心为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每天都安排了各种文娱活动,每周六或周日还组织老人外出游玩,游滇池、看茶花。
值得一提的是,每月第二周的周日是这里的“家庭聚会日”,会邀请入住老人的子女到助老中心来参加一月一次的比赛、表演活动,让老人们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
95%的老人不愿进养老院
虽然这家助老中心与其他养老院的形式不大一样,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正愿意住到养老院的并不多,大部分依然是迫于现实无奈。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昆明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7.2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8%。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引发的老年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问题日益显现。而调查显示,有95%的老年人并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大多数只能依靠家庭养老。
金爷爷的一句话说出了家庭养老的问题,他认为他的儿女辈以后养老更是很难依靠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承担着4个老年人,老人的观念如果转变不过来,养老问题会更加严重。